太湖之滨,千年古镇,蚕桑之乡,丝绸故里。
走过青石板路,拾阶而上,登高禹迹桥,极目眺望,近处是银杏树和慈云寺塔。金黄的银杏叶随风飘落,仿若与慈云寺塔在低语,诉说着沧海桑田。
静谧的禅杖浜,蜿蜒流淌。顺水而下,远处是大顺码头,大红灯笼依次点缀沿岸鳞次栉比的粉墙黛瓦人家,给氤氲江南平添了无限的生机与活力。
穿行于宝塔街上,阿婆团子的香气、老严卤菜馆的评弹曲调、仁昌阁定胜糕的甜糯、“太湖雪”色彩缤纷的绫罗绸缎织品、“辑里”丝棉柔软轻暖的触感……每行进一步,感官体验就增加一重,嗅觉、听觉、味觉、视觉、触觉,丝丝入扣地提醒着,这里是因蚕桑而生的丝绸名镇——苏州吴江震泽镇。
震泽,因蚕桑而成集,因集旺而成市,因市盛而成镇,在时光流转里不断积淀,成长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和全国第一批特色小镇。
近年来,震泽丝绸人始终在抱团中坚守,在传承中创新。如今的震泽,集聚上百家丝绸企业,形成“金花领衔、小花紧跟、百花齐放”的壮美画卷。
“天下丝绸品,震泽占三成”,从种桑养蚕,煮茧缫丝到织服成被,一条全国罕有的丝绸产业链,串联起小镇三产,吸引全国的业界翘楚投身其中。衣被天下,情暖万家,焕发新生的震泽初心不改,砥砺前行。
震泽镇党委*顾全表示,作为吴江对接沪浙、融入长三角的重要板块和“西大门”,震泽将紧紧抓住历史机遇,汇聚每一分力量,做好每一件实事,让传承了千年的蚕花常开不败,更加精彩。
震泽古镇
“太湖湖水连天阔,中有灵区号震泽”。震泽,地处吴头越尾,南连南浔,北靠上海,是江南古镇中唯一与太湖古称同名的小镇。
据传,5000万年前,有颗巨大的陨石从东北方向撞击地球形成湖泊,故名震泽。
震泽是中国丝绸的起源地之一。震泽人种桑养蚕、缫丝织绸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5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夏禹治水曾在这里留下足迹,南宋绍兴初年设镇,清雍正四年设县。历代,震泽曾隶属乌程县、东迁县、吴兴郡、吴县、吴江县。1912年,震泽县并入吴江县。
受太湖水的润泽,震泽物产丰富,农副业发达,地道的食材搭配造就了流淌在水乡周边的特色美食:香青菜、黑豆干、熏豆茶……丰富而淳朴的乡土美味给震泽带来了“中国太湖农家菜美食之乡”的称号。震泽酱鸭、酱肉、酱蹄,面拖六月黄、芡实虾仁、塘鳢鱼炖蛋,蘸酱黄鳝、香大头菜汤、油豆腐塞肉……是震泽家宴上,款待归乡游子的必备佳肴。
在百转千回的历史长河中,留下印记的除了舌尖上的味道,还有说不尽的水乡故事。
《史记·禹贡》有云:“三江既入,震泽砥定。”相传,大禹洪荒治水,途经震泽,留下“禹迹”。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为纪念大禹治水,当地修建了“禹迹桥”。乾隆四十四年(1779),特请江南名匠雕凿东面桥联:“善政惟因,不易大名仍禹迹;隆时特起,重恢古制值尧巡。”以此歌颂康乾盛世;西面桥联:“市近湖漘,骄肩无俟临流唤;地当浙委,绣壤应多题柱才。”意为震泽临近太湖,商贸繁荣,锦绣之地可为国家多培养栋梁之材。
禹迹桥、慈云寺塔组成了震泽镇的地标。始建于三国孙吴赤乌年间的慈云寺塔,塔高38.44米,外观六面五层,塔内置有楼梯,可供登临赏景。每逢春秋佳日,夕阳西照,登上塔顶,万家街市尽收眼底。霞光万道,落日余晖斜照古塔,犹如一幅浓墨重彩的水墨丹青,也是震泽八景之首“慈云夕照”。
古镇巷子
清末民初,震泽的近半房屋属于徐姓人家,号称“徐半镇”,其中的代表是师俭堂,也被誉为“江南第一堂”。师俭堂集河埠、行栈、商铺、街道、厅堂、内宅、花园、下房于一体,街中建宅、宅内含街,是一座反映晚清工商绅士坐贾行商时代特点和地方特色的典型建筑。
“师俭”,出自《史记·萧相国世家》“后世贤,师吾俭;不贤,毋为势家所夺”,寓意徐氏节俭持家的家风。在现场,记者亲见,为节省木料,徐家甚至特意将楼梯修得特别窄小,不足一米,坡面特别陡,或有45度以上。
“无一处废笔”的师俭堂,70%的建筑为商业用房,包括米行一家、丝经行一家、铺面八家。堂内的锄经园,被称为中国最小的江南园林——太湖石上,倚墙而建的半边亭,仅供两人下棋品茶;依地势而铺的鹅卵石路面在雨天自然形成溪流;以木板作为墙体的客厅,夏天作凉亭、冬日当暖房……
师俭堂的米行,南门敞开即大顺码头。码头前的禅杖浜是頔塘河的支流之一。頔塘河属太湖重要的泄洪通道,水流湍急,换水频率极高。借着頔塘河的水势,禅杖浜浜内长年清澈见底,为两岸居民生活用水的重要来源。
自古,震泽因水而兴市、缘丝而聚商,生产的湖丝都是从大顺码头,通过頔塘河、运河,运至上海港口,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