抛首石是用来标记项羽死地具体位置的
最后,带领八千骑兵追击项羽的灌婴是楚人,分尸项羽的五人当中最少有两人是楚人,甚至有人推论,分尸的五人全部都是楚人。
至于为什么会有这么多楚人在汉王军中与项羽为敌,由于原因比较复杂,就不展开讲了。
有一点还是可以说一下,就是刘邦也是楚人。
另外,项羽担心的楚地尽失当时还未发生,项羽一共占了九郡,还有五郡在他手上。
四面楚歌很可能并不需要找人学唱,一声令下,汉军之中的楚人已经足够了。
西楚霸王衣冠冢
四面楚歌对于项羽来说不仅仅是垓下被围的小环境,也是楚汉相争大环境的真实写照。
四面楚歌不是假象,而是事实。
当楚歌响起的时候,项羽的命运已经无法逆转了。
知其不可而为之,成就一代鬼雄百战疲劳壮士哀
中原一败势难回
王安石这两句诗所讲的,项羽在听到四面楚歌之时,应该就感受到了。他明白,大势已去,但他不甘心,这才有了别虞姬之后率队突围之举。
在阴陵,路人故意指了错路,不仅耽误了时间,也会把一个问题丢给项羽:为什么路人都要坑我?
在东城项羽组织仅剩的28人打了一场阻击战,以亡两人的代价达到了*将、砍旗、突围的三大目标。
虽然这是项羽打的最后一场胜仗,但在此时他知道了追赶自己的有很多楚军旧部。
霸王祠中的霸王塑像
待到跑到乌江,乌江亭长说出“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这样的话时,项羽应该清楚地知道江东不足以称王了。
“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项羽的这两句话都是设问,答案他已经想明白了,都是否定的。而且不是否定的“我”,而是“江东父老”。
乌骓马赠与乌江亭长,命令跟随的士兵下马近战,这已经是求死的打法了。
最终只怪霸王武力值太高,竟然求战死都不得,正好看到故人,于是自刎头颅赠故人。
一代传奇就此落幕。
霸王祠中的猫
有人可能会问,如果霸王回到江东会怎么样?
历史没有如果,但是后世确实有和霸王类似的事情发生,就是宋朝南渡。
其后发生了什么,大家都知道就不累述了,仅供参考吧。
李清照之所以写出“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的诗句,还不是因为对偏安一隅南宋朝廷的不满。
项羽图谋霸业,当霸业不成且东山再起无望之时,知其不可而为之,他选择了最后一战。
正是这种豪情和傲骨让李清照发出了“死亦为鬼雄”的赞叹,也感召了万千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