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家大院绣楼院
刘氏家族倡导“勤俭是立身之本,耕读是保家之基,立其身正其言,交友与德与贤”的古训。家中办有私塾学堂,从外地请来名师,家中子女不出门,就培养到秀才或举人。到刘震峰、刘际昌父子时,刘氏家族商富官达,达到了辉煌顶峰。刘家从造纸、经商起家,逐渐发展壮大家业,据说,当时刘家人骑马上北京城,沿途“不用住别人开的店”,到处都有自家的产业和商号。石阵刘氏从清朝康熙至咸丰年间,共出过26位太学生、5位禀贡生、6位举人、1名进士、4位知县、3位州同、1位内阁中书。
“老毡帽”刘震峰是刘氏16代孙,曾任南阳新野县训导、座补直隶光州县训导、中宪大夫、山西候补知府等职,刘震峰的出名一是因为他在大灾之年救济穷人,二是因为他修建淇河桥,自家拿出了一半的银两。刘震峰二弟刘华风、三弟刘晓风均在京城举高官。“小毡帽”刘际昌,在山西任汾州知府时,廉政为民,善断多种疑案,且经过董家庄断水案而出名,深受百姓爱戴,群众奉为“刘青天”。
刘震峰生活简朴,谦恭礼让。传说其回乡时衣着朴素,善戴一顶毡帽,家乡人不便直呼其名,便亲昵地称之为“老毡帽”。其子刘际昌尽管出身名门,但每次回家乡不坐轿、不骑马、不穿官服,穿布衣,戴毡帽,百姓便亲切地称他“小毡帽”。
道光九年(1829年),刘华峰回家省亲,当时刘震峰49岁时,他的兄弟刘华峰在北京做官,时年45岁,为给他的儿子刘际昌找一条生活出路,刘震峰对兄弟说,你在北京做官,家里还有一个大侄子没有工作,你可要费一费心思,给他安排个工作。刘华峰说,关于侄子之事, 我是这样考虑的,如果侄儿还想努力学习,就让他继续读书;如果不想上学了,咱就花钱给他捐了个郎中,先在北京边工作边学习,然后看机会再定。就这样由刘华峰决定,家里出钱,在京城为刘际昌捐一个官职。
道光十一年(1831年),刘际昌23岁时,跟随父亲上北京,到叔叔刘华峰为他安排工作的地方去上班。在北京,经过叔叔刘华峰的介绍,刘际昌认识了河南内乡人李棠阶、蒙古人倭仁、安徵人丁彦俦等知名人士。
在京期间,刘华峰陪同其哥哥刘震峰和侄儿刘际昌游览了圆明园、熙和园、景山公园,看了故宫的皇家建筑,又到北京西四胡同看了繁华的商业街,购买了家中所用。最后又到北京前门外大栅栏商业街上,看到有一家马聚源的毡帽店门前熙熙攘攘,原来这是一家久负盛名的帽子商店。
据说这个毡帽店创办于清嘉庆十六年(1811年),被誉为北京帽业之首。在清朝时期北京城曾流传着一个顺口溜“头戴马聚源、身穿瑞蚨祥”。用以向别人谝富,可见马聚源的帽子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了。它生产的帽子,因用料讲究,做工精细、货真价实、品种齐全、花色繁多而著称于世。据传清政府一个姓张的大官在马聚源帽店买了一顶帽子,发现做工精细,用料真实,经这个张官员介绍,马聚源帽店应下了为清政府做缨帽的生意。马聚源帽店就从一个普通的小帽店一跃而成为清政府做缨帽、专为贵族官僚服务的“官帽店”了,主要经营宫廷需要的缨帽和富人戴的高级毡帽。清朝时期,很多人都以能戴一顶马聚源的帽子为荣。
当刘震峰看到这些之后,不禁为之一动,心想自己在老家也算是一方乡绅,为什么不能买一顶毡帽戴戴,于是他让兄弟为自己专门挑选了一顶“马聚源”的毡帽和一套“瑞蚨祥”的服装,当场在店内一试,果然气度不凡。只见一米八的个头,笔直的身材,头戴一顶藏红色毡帽,更显得高了别人一头,虽然五十出头,却比青年人更显得有气质。特别配上熨着花的青丝长袍,在人群中更显得鹤立鸡群。
他的二弟刘华峰看了大哥的一身打扮后,当即象变了一个人,说道“人靠衣裳马靠鞍”,大哥穿上这身衣服回家,这才像个“训导”的样子。说罢刘华峰又到街前为哥哥又买了一顶“马聚源”标志的帽子和一身“瑞蚨祥”标志的衣服,以备大哥替换之用。
刘氏庄园东院
回到家后,刘震峰时常带着这顶毡帽走街串巷,特别是在春秋和冬天,出门办事时,人们看到刘震峰戴着一顶毡帽,身穿蓝色长袍,走起路来气宇轩昂,人们便亲切地称他为“毡帽”。
道光壬子年(1846年),刘际昌得到了河南的乡荐成为举人,咸丰癸丑年(1853年)到丙辰年(1856年)由礼部主办的科举考试,都以名额满没有被录取,于是就由京官改为外用,抽签到山西任知府。
早在北京期间,他看到父亲带着毡帽确实令人耳目一新,也时常带着“马聚源”的帽子回家,为便于区分二人,人们把刘震峰称为“老毡帽”,把刘际昌称为“小毡帽”。
刘氏庄园究竟是谁建的?
刘富民
现在有一种说法,说刘家大院是“老毡帽”刘震峰盖的,并说“老毡帽”刘震峰利用其弟刘华峰的关系,从北京搞来设计的图纸,才盖成了刘家大院。还有人说“小毡帽”刘际昌在汾州当知府时,利用其关系,仿照乔家大院的样式,盖的刘家大院。究竟刘家大院建于何时?是何人所建,让我们来一探究竟。
刘家大院分为西院、中院、东院和北角楼院,每个院落自西而东逐步向上,除去八角楼院外,每个院落的门楣上都写有建筑的年代,我们按照这些年代,可以基本推断出自何年何人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