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州市五龙镇中石阵刘氏庄园,林州市五龙镇中石阵村地图

首页 > 旅游 > 作者:YD1662023-04-15 22:26:42

据了解,石阵刘氏从清朝康熙至咸丰年间,共出过26位太学生、5位禀贡生、6位举人、1名进士、4位知县、3位州同、1位内阁中书。如今,官员干部、专家学者、大学教授也是人才辈出。刘氏家族倡导“要想富,出人物。勤俭是立身之本,耕读是保家之基,立其身正其言,交友与德与贤”的古训。家中办有私塾学堂,从外地请来名师,家中子女不出门,就培养到秀才或举人。这与其归功于刘氏庄园是一块人杰地灵的“风水宝地”,不如说得益于刘氏历代人尊师重教的传世家风。刘启根说:“俗话说,富不过三代,官不过三世。这种说法并没有在刘氏家族得到印证。因为刘氏家族的辉煌并非一朝一夕创造,而是数代人不断积累共同努力的结果。刘氏家族靠着俭朴治家,忠厚处世,勤劳致富的家风,才实现了由农及商,商优而仕的华丽转身。”

林州市五龙镇中石阵刘氏庄园,林州市五龙镇中石阵村地图(9)

据传,刘家人从石阵村到北京城去,沿途都不用住别人的店铺。“老毡帽”刘震峰的曾祖父刘文光时,由于财源广进,刘家土地达到140余顷,管房(保存粮食的仓库)30多处。到刘震峰和刘际昌父子时,刘氏家族商富官达,达辉煌的顶峰。在当地,“老毡帽”“小毡帽”的传奇故事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老毡帽”刘震峰经商致富后,曾任南阳新野县训导、座补直隶光州县训导、中宪大夫、山西候补知府等,但生活简朴,谦恭礼让。灾荒年间,辟园构室,让无家可归者居住,设厂煮粥,救济灾民,病则医之,死则葬之,是当时著名的慈善家。而刘震峰之子“小毡帽”刘际昌,在山西汾阳府做官,为沿途不用踩别人家的地边,从家到他做官的汾阳府沿线都是他家的产业。从他家的先人起,回家乡不坐轿、不骑马、不穿官服,穿布衣,善戴一顶毡帽,待人随和友善,在当地有很好的口碑。家乡人不便直呼其名,便亲昵地称之为“小毡帽”,为了区分便把刘际昌的父亲刘震峰称为“老毡帽”了。

林州市五龙镇中石阵刘氏庄园,林州市五龙镇中石阵村地图(10)

日月交替,时光流逝,刘家庄园历尽沧桑。旧时王相府,化作百姓屋。到了上世纪40年代,庄园被分给了普通农民,很多有艺术、美学价值的建筑被人为破坏。在这以后的几十年里,自然风雨侵蚀和人为的损毁,使庄园部分建筑面目全非。当年刘家大院的繁华景象只能凭人口口相传再加上自己的意会了,留下来的只不过是刻着精美花雕的石头和砖块。在一个院子里,我们看到房子还是原来的老房子,但内部都进行了现代的装修,里外差别很大,屋里的现代化设施和屋外院子里的古色古香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林州市五龙镇中石阵刘氏庄园,林州市五龙镇中石阵村地图(11)

如今,除东院、中院和西院保存相对完整外,雄伟庄严的围墙不见踪影,东花园被辟为耕地,后花园变成了宅基地,其他院落的房子多半破败不堪,八角楼面临倒塌,东、西厢房摇摇欲坠,八角楼外院东厢房早已归于尘土,维修保护迫在眉睫。

林州市五龙镇中石阵刘氏庄园,林州市五龙镇中石阵村地图(12)

上一页12345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