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江南,婉约、浪漫和静谧似乎已成它的标签。提及江南古镇和水乡,不仅帝王将相流连忘返,为江南增添了几分神秘色彩,就连黎民百姓也对江南乐不思蜀。
历史上最喜欢江南的,恐怕要数乾隆皇帝。他在位六十年,六次下江南。对日理万机的皇帝来说,十年一次,这个频率不算低了。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江南古镇在霏霏斜舞的烟雨中,朦胧成一种悠远的浅怅。纷飞的细雨里,站着一袭素裙的女子,撑着小花伞,轻移莲步,向曲曲折折的雨巷走去。和风摇细柳,吹花送远香。在她身后,丝丝细雨打在青石板上,溅起阵阵雨花,若有若无。
我的江南梦,就在追寻已久的梦里水乡---周庄。这里,我来过两次,次次留下的感觉都有不同。不过,印象最深的还是“双桥”,两座古老的石拱桥。
周庄的双桥是有故事的。1984年春天,赴美留学的青年画家陈逸飞,前往周庄写生。由于时间仓促,陈逸飞只能用摄影这种最便捷易行的方法记录周庄。回到美国后,陈逸飞以周庄古镇的景色为题材,接连创作了好几幅作品。
其中,描绘双桥的一幅,起名《故乡的回忆》。作品在美国哈默画廊展出,引起轰动。尤其是那些运用油画和传统的中国水墨画技法创作的作品,描绘了姑苏的小桥流水、江南的田园风光,将美国观众带到了神话般的境地。美国权威杂志《艺术新闻》发表了题为《向西方潮流大胆挑战》的评论,专门介绍陈逸飞的艺术成就。
1984年11月,阿曼德·哈默访问中国时,将油画《故乡的回忆》买下,作为礼物送给了*同志,被各界传为佳话。
最后一次去周庄,在导游的指引下,我兴奋地站在陈逸飞当年拍摄双桥的位置,拿起相机,精心地构图,想复制陈
镜头里的双桥,看上去确实很美。遗憾的是,我拍不出陈先生的味道,最终让双桥的神奇化为了腐朽。这是艺术家和凡人的区别,任你如何努力,都是徒劳的。
看我一副无奈的模样,导游笑了。“来过,拍了,就不遗憾。”是啊,人生哪来许多遗憾?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未必都是勇者。放宽心,遥望远处,你会发现人生处处皆风景。抛弃尘世烦恼,做快乐的游客,何尝不是一种最好的抉择?
凝望烟雨中的江南古镇,碧水泱泱,绿树掩映,远看雨雾漂渺,近听雨滴淅沥。周庄灵秀的水乡风貌,独特的人文景观,质朴的民俗风情,令人心旷神怡。
临别周庄的刹那,我频频回首,难舍那些粉墙黛瓦,亭台楼榭,小桥流水,和那渐行渐远的水乡文化。周庄依旧,双桥依旧,人亦依旧。梦里江南,画中水乡,婉约的歌声,伴我前行。
离别周庄,我想起戴望舒那首《雨巷》: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逢着
一个丁香一样地
结着愁怨的姑娘
她是有
丁香一样的颜色
丁香一样的芬芳
丁香一样的忧愁
在雨中哀怨
哀怨又彷徨
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
撑着油纸伞
像我一样
像我一样地
默默彳亍着
寒漠、凄清,又惆怅
她默默地走近
走近,又投出
太息一般的眼光
她飘过
像梦一般地
像梦一般地凄婉迷茫
像梦中飘过
一枝丁香地
我身旁飘过这女郎
她静默地远了、远了
到了颓圮的篱墙
走尽这雨巷
在雨的哀曲里
消了她的颜色
散了她的芬芳
消散了,甚至她的
太息般的眼光
丁香般的惆怅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飘过
一个丁香一样地
结着愁怨的姑娘......、
(阅读更多精彩文章,请关注“光宏中文代笔网”*guanghong72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