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冈高铁最新规划走向,永怀高铁过武冈哪里

首页 > 旅游 > 作者:YD1662023-04-17 04:32:42

中国铁路武汉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黄黄高铁开通运营后,武汉铁路部门按照“一日一图”动态调整列车开行方案。根据客流情况,将按照日常线、周末线、高峰线安排列车开行,单日开行动车组列车最高达12对。黄冈至黄梅高速铁路开通首日计划开行动车组列车6列。

武冈高铁最新规划走向,永怀高铁过武冈哪里(5)

黄黄高铁经过大别山余脉以南、长江中下游以北,沿途经过巴河、浠水等流域,沿线地形地貌变化大,地质条件复杂。自2018年12月开工建设以来,参建单位修建了巴河特大桥、蕲河特大桥、王上湾隧道、蕲春南站等一批重点控制性工程,全线新建桥梁78座、隧道15座,总长101公里,占线路全长81%。

黄黄高铁处处体现着智能建设,中铁武汉电气化局黄黄高铁施工负责人王林介绍,黄黄高铁先进的“接触网施工参数一体化测量装置”,将北斗定位技术引入测量装置,集北斗定位和红外扫描功能于一体,能简便快速完成接触网相关参数的测量、记录及传输,使测量误差控制在“毫米级”。

列车控制技术被称为高铁列车的“大脑”,控制着高铁列车发车停车、运行区段、时速等。铁四院通号院副总工程师谢静高介绍,黄黄高铁采用我国高铁最先进的“大脑”——CTCS-3级运行控制系统,并对“大脑”首次采用了四级网络安全保护,达到路内最高水平,该设置方案后续将在全路推广使用。此外设计团队还为高铁信号系统中设置了道岔融雪、轨道电路室外智能诊断等先进检测设备,为高铁安全运营保驾护航。

黄黄高铁是南北两条客运通道的组成部分,连接武冈城际

武冈高铁最新规划走向,永怀高铁过武冈哪里(6)

铁四院黄黄高铁指挥部指挥长刘建宇介绍,黄黄高铁虽然长度只有126公里,却承担着“连贯东西、串联南北”的重任,对促进区域经济优势互补,完善长江经济带铁路网布局具有重要意义。黄黄高铁是东西向武杭客运通道、南北向京港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京港通道是《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 “八纵八横” 中的“一纵”。

从都市圈角度看,黄黄高铁纵贯大别山南部,打通了武汉向东、向南的快速交通线,鄂赣之间以及长江中游城市群与长三角之间的联系将更加紧密。黄黄高铁可与去年通车运营的安九高铁“无缝对接”。从武汉出发,经过武冈城际、黄黄高铁、安九高铁、商合杭高铁,也可以抵达安庆、杭州等地,进一步盘活了中东部高铁网,丰富了湖北前往长三角地区的高铁路径。

铁四院线站院副总工程周天杰介绍,目前武汉有5条城际铁路,黄黄高铁的开通,让武冈城际铁路融入了国家路网体系,黄冈由终点站变为中间站,对于这条线的客流将有很大带动作用。

武冈高铁最新规划走向,永怀高铁过武冈哪里(7)

“5条城际铁路中,武汉至黄石、孝感、黄冈的城际铁路已先后接入武九客专、汉十高铁和黄黄高铁,今后还在谋划武咸城际延伸到吉安,接赣深高铁,形成武汉到深圳的第二通道,武仙城际通过接洪湖、监利到华容,延伸到常德,作为武贵高铁的组成部分。” 周天杰解释,城际铁路融入国家路网,将盘活城际线路的资源,带动更大的客流。

未来武汉与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成渝3至4小时通达

当前湖北省正在全力推动铁路建设,根据谋划,全年拟重点推进12个在建项目和10个拟新开工项目。进入4月,湖北多条高铁建设有新进展。14日郑渝高铁襄阳东至万州北段开始进行全线拉通试验,建成后将进一步完善中部和西南地区快速铁路网。

沪渝蓉高铁武汉至宜昌段共有7个标段,目前已有6个标段进入建设阶段。荆荆高铁建设也全面转入架梁、无砟轨道铺设等线上施工阶段。西十高铁全线67个开工点已开工大半。

目前,武汉铁路枢纽形成了以武汉为中心,形成覆盖湖北省内300公里范围和至郑州、长沙、南昌、合肥等中部省会城市2至3小时的快速客运交通圈;至京津、长三角、珠三角地区的4至5小时快速客运交通圈;至太原、成都、昆明、南宁、兰州等地6至7小时快速客运交通圈。

从中长期铁路网布局来看,湖北将构建“七纵六横”高速铁路网,全方位提升铁路通道质量。《湖北省“十四五”铁路发展规划》描绘了蓝图,到2025年全省铁路总里程达到7000公里左右,高铁里程达到3000公里左右。届时武汉、襄阳、宜昌与周边城市1小时通达,长江中游城市群内主要城市2小时通达,武汉与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成渝3至4小时通达。

武汉市政府发布的《关于加快推进高铁项目建设的意见》透露,武汉要全力推动沿江高铁、武汉铁路枢纽直通线等重大项目建设,形成“五主两辅”枢纽格局,谋划和完善12个方向高铁路网布局,打造以武汉为中心的“超米字型”高速铁路网。

(长江日报记者王谦 通讯员武铁轩 刘新红 张启山)

【编辑:丁翾】

上一页12末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