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场古镇坐什么车可以到达,新场古镇乘什么车可到

首页 > 旅游 > 作者:YD1662023-04-19 01:56:21

“十三牌楼九环龙,小小新场赛苏州”——这是历史上人们对新场镇牌坊林立、拱桥众多的水乡商埠风貌的传唱之词。

曹永康最初与新场古镇产生工作交集,就是为了修复洪福桥。洪福桥有多重要?新场古镇的布局,基本围绕两座桥:包家桥和洪福桥,分别位于古镇一南一北。

洪福桥是一座超过300岁的石拱桥。据记载,第一次修建是清乾隆年间,由当时的南汇知县集资修建,事后还有碑记,可惜该碑已不知所终,但可以肯定的是,修建后还是石拱桥。

1960年,为了方便人力车过桥,人们把它改成了平板石桥。拆,是为了发展需要。当时的人们并没有古镇保护这个概念。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原本水上运输为主的模式,逐渐被陆上运输所替代。

1964年,人们又拓宽了桥面,加了两条水泥预制板。1982年,再把原石头栏杆换成1米高的水泥栏杆,确保安全。

直到2006年,新场古镇保护开发启动后的第三年,人们开始意识到石拱桥是新场古镇的乡愁。经有关部门批准,古镇开始着手洪福桥的修复。

曹永康说了一个有意思的故事。修复之初,团队找到了石拱桥原本的依据,但许多细节还得根据当地老人们的回忆。所以一边修复,一边访谈居民。在这个过程中,一位老人提及,桥中心有一块锁桥石,在1960年后不知去向,但老人知道,这块石头应该就在镇东一个电灌站的渠里。团队如获至宝,立即前去打捞,果然有块大石。请来熟悉当年石桥模样的老人们辨认,他们都说:就是它!

洪福桥终于恢复了它原本石拱桥的模样。但已不可能百分百还原。此桥比原来略低30厘米,因为桥与街巷的衔接已经与原来不同。好在桥中心的石头还是300年前的那块。

正因为有洪福桥这一亮点,于是有了洪桥景区。如今,桥向南到三世二品坊这150米街区热闹起来。沿着洪福桥下塘休闲街,沿河的廊棚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桥北的洪东街聚集了一批民间创客。洪西街的小店则以各种特色饮食为主。

有了保护修缮,便有了后续发展。

十余年保护,对路也要对味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游客走马观花,以为江南古镇建筑类似,其实不然。

新场古镇地处上海,有它独有的特征。历史变迁中,它不仅留有江南文化的印记,也受到上海开埠后海派文化的影响,还混合着农村的乡土气息。典型的代表,就是跨河宅院。

20世纪80年代末,同济大学教授阮仪三到新场踏察,顿时被它的风貌迷住了。尤其是前临新场大街、后跨后市河的那十几户住家,可谓浦东近代历史街区的突出代表。

他描述道:只见沿街是店面,店后是老宅。宅的第一进是中国传统式样,有精美的仪门,黑漆木门,红漆门联,砖雕门楼上门额题字,是古式;

第二进却是上海市区的石库门式样,中间堂屋两边厢房内天井,长条玻璃落地门窗,磨石子或马赛克拼花地面,油漆板壁,楼上一圈是现代花纹的栏杆,是西式;

新场古镇坐什么车可以到达,新场古镇乘什么车可到(5)

新场古镇坐什么车可以到达,新场古镇乘什么车可到(6)

第三进是灶披间,有的还留存着农村烧柴火的灶头,是农家式;

打开后门,小桥流水,跨河而过则是自家的园地,可作花园、菜圃,颇有文人意趣。

从店面房到三四进住宅,再以一座小桥通向后花园,此等格局是新场的绝唱。据老人们回忆,当年的后市河每隔一段距离就有一座小桥,行船其下,犹入暗河,遮阳蔽日。一边是沿河的宅,一边是花园菜圃,座座相连,绵延几百米,是新场镇一景。

如今,新场保存较完整的大家宅有20余处。为了防火,每户人家之间用高高的封火山墙相隔,如马头墙、观音兜、一字云圜墙等。每隔两三户人家,便设有长长窄窄的小巷通至河边,有公用的水埠头,方便不临河的人家取水运货。

新场古镇坐什么车可以到达,新场古镇乘什么车可到(7)

以上这番历史价值的挖掘始于2003年。那是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全国古镇旅游商业化开发轰轰烈烈的阶段。而新场古镇邀请阮仪三团队前来做保护性规划,由此开启了对古镇的保护之旅。

专家团队伴随新场古镇走过了十余年。本世纪初的这十余年,也是人们观念逐渐转变的阶段,过程并非一蹴而就、一帆风顺,也有过遗憾。

比如,专家团队一直坚持“原真性”保护原则,但也有一栋小巧玲珑、乡土味十足的建筑,还是被用现代材料仿造了一个“假古董”。当时,规划方案希望用新旧分开的方式兼顾保护与发展,但在那个年代,保护规划缺乏约束力。

2003年的保护规划也起过重要作用。当时,有条大马路准备从古镇中部横贯而过,基本已获得批准。专家团队紧急启动申报调整道路走向的程序,最终调整了规划道路的走向和宽度,保住了古镇格局的完整。

2005年,眼见着新房子在新场一座座拔地而起,为了保留古镇周边的水乡环境,为未来留有余地,团队将古镇东南片的田园专门划定为“农田保护区”,规定不做建设用地。

如今,新场古镇周边仍有大面积的桃林、稻田、菜园、杉林,有别于某些古镇周边,只见商业开发和楼宇环绕。今天再看,“田园环抱中的水乡古镇”也是新场的一大特色。

2013年,阮仪三团队写下《新场古镇 历史文化名镇的保护与传承》一书。2018年,国家文物局考虑把新场古镇增补到“江南水乡古镇”联合申遗名单中,初始的材料依据就是这本书。

换句话说,新场古镇的增补,并非突然而至,它前期的保护开发和研究已经进行了十余年,有了前十余年的努力作为基础,才有现在的申遗条件。由此,新场古镇成为上海唯一的古镇申遗代表,是浦东新区的“全国特色小镇”。如果申遗成功,将成为上海首个世界文化遗产。

市政工程,为古镇让路

申遗,带来的是更加严格保护的紧箍咒。

2018年,当国家文物局希望新场古镇参加联合申遗时,相关领导班子经历过一番慎重思考,最终决定,这一步必须走、紧箍咒必须念。浦东新区一直以国际化形象闻名于世,很多人并不知道,千年古镇、江南水乡也是浦东的另一张文化名片。擦亮这张名片,同样非常重要。

2018年夏,来自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等方面的专家前来进行申遗考察。考察范围不仅仅是约1.48平方公里的风貌区,他们对周边6平方公里区域都进行了整体调研,走村入户,调研了2500多户家庭。同时进行测绘。申遗规划紧锣密鼓。

巧合的是,与此同时,沪南公路的拓宽涉及新场古镇。初期方案考虑沿着古镇边界打造跨线桥。专家团队把方案拿过来一看,桥高超过10米,而古镇天际线较低,著名的古镇地标第一楼仅3层高。可以想象,如此一来,古镇将会处于高架路之下,古镇风貌会被破坏。

市级道路拓宽是个大工程,相关部门领导前来沟通,新场镇党委、政府召集专家连夜开会。最终方案进行了调整:涉及古镇的这段高架桥被直接取消。拟拓宽的两个车道将改为紧凑型车道,减少绿化带,为古镇申遗“让路”。

事后,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对此充分肯定。“也让我们对新场古镇申遗有了新的认识。”一位新场镇政府工作人员感叹。

申遗还有一系列任务清单。比如修旧如旧,复原老建筑的历史脉络。

实际上,从上世纪初开始,新场古镇有价值的老建筑已经在一栋接着一栋修复。如红色文化打卡点信隆典当、中西合璧的典范张厅、百年老字号药店奚家厅、“乡土里的摩登”张小乙宅、拥有新场最美山墙和最大天井的叶氏花行、海派建筑王和生宅等。

新场古镇坐什么车可以到达,新场古镇乘什么车可到(8)

上一页1234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