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黄秀纯,北京文物研究所副研究馆员、中国考古学会会员、中国古陶瓷学会理事、央视《鉴宝》专家团成员注:本文摘编自《元大都遗址发掘纪实》,原文刊载于《北京文史资料》第60辑(北京出版社,1999年)
13世纪初,北方草原蒙古兴起,统一中国,定鼎燕京,在辽金故城的东北方另建一座新的都城,史称“元大都”,北京从此成为全国政治中心。元大都城是世界上著名的大都市之一,在北京历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
北京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城市,早在三千多年以前的西周时期,古燕国始封地的城址,就在今天房山区琉璃河附近的董家林村一带。
公元936年契丹统治者耶律阿保机得燕云十六州,升幽州为陪都,史称“南京”,其城址在今北京外城广安门内外。今宣武门外菜市口烂漫胡同旁的法源寺(唐代称悯忠寺),是辽南京著名的大寺之一,位于辽南京城的东南隅。
金代在这里正式建都,天德三年(1151年)扩建辽南京城,贞元元年(1153年)改称中都。金中都的南城墙在今永定门火车站(北京南站)向西至右安门外凤凰嘴村一带;北城墙由军事博物馆向东至宣武门内翠花街;西城墙则在右安门外凤凰嘴村向北至军事博物馆;东城墙在今宣武门内翠花街向南至北京南站。今右安门外玉林里小区北京辽金城垣博物馆内的水关遗址,便是金中都城垣西南隅的排水涵洞。
金中都复原图(图片来源:北京印迹网站)
13世纪初,北方草原蒙古兴起,统一中国,定鼎燕京,在辽金故城的东北方另建一座新的都城,史称“元大都”。北京从此成为全国政治中心。
元大都城始建于公元1267年(至元四年),格局宏大,规划整齐,是世界上著名的大都市之一,在北京历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
元明清北京城位置示意图
为了配合北京地铁二号线基建工程,1964年~1974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和原北京市文物管理处合作,成立了元大都遗址考古队。队长徐苹芳,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队员有:段鹏琦、郭义孚、钟少林、蒋忠义、赵信、关甲堃、李德金;北京市文物管理处队员有:苏天钧、马希桂、喻震、潘长华、黄秀纯等,共计13人。考古队先后勘察了元大都的城垣、街道、河湖水系等遗迹,发掘了十余处各种不同类型的建筑遗址和居住遗迹,出土了一大批瓷器、铁器、生产工具及建筑构件等。这对研究复原元大都的平面布局、建筑形式以及居住在这个城市里不同阶层的居民生活情况,均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
城 垣元大都城的建筑,始终贯穿着皇权至上的指导思想,在平面布局上釆用了我国传统的,所谓“面朝背市,左祖右社”的设计原则。
大都城的宫城、苑囿,皆在都城的南半部,祖庙和社稷分别建在宫城的东西两侧,坊市民居则分布在皇城四周。大都城的总体规划,虽然严格遵循传统的儒家学说,但其营建规模却远远超过城“方九里”的旧说。
据《元史·地理志》记载:“城方六十里,门十一座。”经实际勘察,元大都平面略作长方形,北城墙长6730米,东城墙长7590米,西城墙长7600米,南城墙长6680米,周长28600米。四周辟门十一座。正南三门,分别为文明门(今东单南)、丽正门(今天安门南)、顺城门(今西单南);北面二门:健德门(今德胜门小关)、安贞门(今安定门小关);东面三门:光熙门(今和平里东)、崇仁门(今东直门)、齐化门(今朝阳门);西面三门:平则门(今阜城门)、和义门(今西直门)、肃清门(今学院路西端)。
现在北郊仍然保留有“ㄇ”形土丘遗迹,俗称“土城”。东西两面城墻南段与明清北京城墙的东西城墙是一致的。城墙全部用土夯筑,城基宽达24米。为了防止雨水冲刷,在土城上覆以苇排,同时在西城墙土城顶部中心,有长300米的专供排水用的半圆形瓦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