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传在隋时灵应台寺庙有一法师,终日结跏趺坐,念佛苦修。
忽一日,法师左手持如意宝珠,右手执钖杖,向舍身崖飞奔而去,法师至舍身崖沿,纵身跳入深渊。众徒惊呼,俯视深渊,却不见其师肉体,但见对面舍身台上佛光闪烁,法师现身台顶,原来法师已骨肉分离,修成正果,从此名舍身台。
也有叫舍身台为摄身台的,一说是和佛家教义有关,也有说佛光因摄人身之影像于其中,故名。
“三十六丁字路”,一条遗憾之路南五台除了五个高台,其实最有名的就是悠久的历史文化,山不是在高,有仙则名,南五台的神仙是很有名的,但是很多历史文化遗迹在景区建设中被破坏了。
如果从弥陀寺旁的小路上,一路“三十六丁字路,七十二座汤房”,汤房就是庙,这里庙宇众多,这才是南五台的精神所在。
可惜现在景区建设,把小路几乎都封闭完了,从景区大门到火龙洞,除了圣寿寺留了一条小路,其他的小路几乎都断绝了。
要是从景区坐摆渡车上去,大概率是看不到弥陀寺古木兰树、流水石、连理枝、圣宝泉、白衣堂,更不要说其他的小庙了。
我和当地人聊天,说小路倒是还能走,但是不好走,还要穿过景区的层层障碍。我上个世纪九十年代走过,一路溪水潺潺,鸟语花香,真是难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