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正声明:本文素材来自《蒙古通史》一书,反对转载,拒绝伪史,保证没有任何政治联想!
历史上有很多骁勇善战的民族,他们凭借着敢打敢拼的精神不断壮大自己的国家,从建立到发展,速度堪称迅猛,阿拉伯帝国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他们立足本国疆土,对外扩张和征战,扩大了国家领土,快速增加了人口数量。四面分别相邻大洋和大海,包括印度河、大西洋、尼罗河、里海,曾经一度成为全世界第一大的帝国,领土跨越了足足三个大洲。
按理说,国家架构建立起来了,强大的外壳有了,这个时候的阿拉伯帝国应该要专注于内部的自我建设,不断充实内在。但是这个快速发展壮大的国家并没有考虑到这一点,只顾着金玉其外却没想到最终让这一帝国轰然倒塌的竟然是国家内部的因素。苛政猛于虎,赋税猛于虎,老百姓一旦日子过不下去去了也会猛于虎。
此时壮大起来的帝国社会民生呈现出两极分化的趋势,上面的中高层有钱有势的人都过着骄奢淫逸的生活,逢年过节,各种大事小事,互相送着奢侈的大礼,*带头大办特办婚事,各臣子贵族纷纷前来献礼,龙涎香改变了白天与黑夜,皇城内一片二十四小时的灯火通明,成了不夜城。黄金器皿,珍珠代替了花瓣飘洒,简直达到了炫富的极致。
而另一面的极端却是黎明百姓的水深火热生活,有工作的人顶着骄阳,起早贪黑还只能养活得了自己,还有一些更穷的人则成了努力,他们有的成了商品,被富人们用来相互赠礼送人情,有的就成为了下等人,干粗活脏活累活,而且三餐还吃了上顿没下顿。除此之外,对他们来说,最大的压力还在于雷打不动横在眼前的税收,在自己都无法养活自己的情况下还要上交税给国家,日子过得简直是负重前行。
上流社会的人拿着底层劳动人民的税过着奢侈的享乐生活,底层百姓日复一日过着艰难困苦的生活,上面的歌舞升平,下面的哀苦连天,终于最后一根稻草被压断了。百姓纷纷揭竿反抗,看似无坚不摧的帝国各种软肋都展露无遗。首先,这个政权的建立方式完全是来源于战争,强扭的瓜不甜,欲速则不达,在如此快速暴力的方式下其实一早就埋下了很多的隐患。
另外,多样性和包容性没有被统治者充分重视,这个帝国有各种不一样的民族和宗教,而各个民族之间的经济和文化差异很大,统治者没有关注如何加强民族融合和文化交流,导致内部的矛盾日积月累。如此一来,国内的群众其实对于这个国家的接受程度和认可程度都很低,更别提是一心对外,共谋发展了。
酝酿了太久的暴风雨终于爆发,各地底层老百姓纷纷揭竿起义反抗,这国家内乱一起,高层的矛盾和弊端也就随之暴露出来了,高层官员也趁乱起了私心,为了各自的利益开始激化矛盾和内战。下面的人民群众一片混战,上面的高官大臣各怀异心,国家领导被架空,上下一片混乱,毫无向心力。到了十三世纪中期,这个曾经不可一世的帝国沦蒙古铁骑踏平,只因失去了最重要的“民心”,从此告别了历史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