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甘肃青海旅游有高原反应吗,青海旅游会有高原反应吗

首页 > 旅游 > 作者:YD1662023-06-04 09:23:13

还有几天就是五一小长假了,这次假期有五天,很多朋友都准备出去旅游一趟哇?尤其现在这个春末初夏不冷不热的时节,近点的自驾去趟川西高原,时间充裕的还能往青海玉树走,想走远点的直接去趟西藏,简直再合适不过了!

这些高原地区风景的确漂亮,空气也绝好,但最大的担忧就是——万一高反了咋办?!

“我们一家人都第一次去高原,我看网上那么多说高原反应的,心头还是好虚!”

“我倒是准备很多氧气罐罐和药,但到底该啥时候用药也拿不准!”

“据说高反凶了还会引起肺水肿,要命的哦!”

……

大家可能都还不晓得,为研究各类急慢性高原病及高原相关疾病、收治此类相关疾病的患者,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成立了高原医学科,设有高原呼吸、神经、心血管、睡眠、血液等多个亚专业学科,并开设高原病多学科联合门诊。目前,高原医学科病房目前主要收治来自四川西部地区以及西藏、青海、甘肃、贵州、云南等高原地区的患者。

下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高原医学科陈磊教授就来跟大家科普一下,要从哪些方面注意和预防高原反应。

一 先来看最近华西医院收治的案例

最近,一名急性高原肺水肿的患者被紧急转送到华西医院。这名患者因工作前往海拔4200米的青海玉树,在洗澡后出现头晕、头痛、乏力等情况,很快又出现胸闷、胸痛、端坐呼吸、咳粉红色泡沫痰等症状,情况危急,后转送到华西医院。

在高原医学科病房,救治团队结合患者近期的高原旅居史以及肺部影像学改变,快速判断为急性高原肺水肿,并给予持续氧疗、利尿、糖皮质激素等治疗,患者逐步脱离生命危险,症状日渐改善,目前,已康复出院。

去甘肃青海旅游有高原反应吗,青海旅游会有高原反应吗(1)

二 高原病有急性和慢性之分

“这个患者运气好哦,要不然这个突然的高原病还真的可能丢命!”

不是所有的高原类疾病都是“突发”的,有急性和慢性之分。急性高原病就是高原反应、高原脑水肿、高原肺水肿,而慢性高原病则是指长期生活在海拔2500米及以上高原地区,对高原低氧环境逐渐失去习服而导致的临床综合征。

主要包括高原衰退症、高原红细胞增多症、高原心脏病和慢性高山病。慢性高原病一般是长期生活在高原的朋友才会得,且部分患者一旦回到低海拔地区生活后,慢性高原病是可以逐渐好转的。

三 大家最关心的急性高原病

急性高原病是指短时间内进入2500米及以上海拔的高原地区,暴露于低氧环境后出现的一系列病理反应,比如胸口发闷、喘不上气、脑壳痛、恶心呕吐,甚至出现肺水肿、脑水肿这种危及生命的情况。对于平时生活在海拔比较低的人来说,突然进入高海拔地区就容易遭急性高原病。

急性高原病主要包括急性轻型高原病、高原肺水肿和高原脑水肿三种类型。

1 急性轻型高原病

短时间内从低海拔地区跑到高原上去,就容易发生急性缺氧,也就容易出现急性轻型高原病,主要表现为到达高原数小时或一两天内,出现的严重头昏头痛、恶心呕吐、心慌气短、胸闷眼花、食欲减退、腹胀腹泻、手足发麻、失眠等情况。

这其实也就是大家常说的“高原反应”,说白了就是一个原因造成的:高原上氧气太少了,我们身体内氧气不足。所以低海拔地区的人进入高原时,就会不自主的加快呼吸和心跳,这是身体在帮助我们更加充分的摄取和利用高原上稀薄的氧气。而体内氧气一旦不够,身体就开始从头到脚都不舒服,白天晚上都很难受。

一般情况下,1周左右高反症状会逐渐消退,但如果病情加重且诊治不及时,可发展为重型高原病,其中常见的有下面两种:高原肺水肿和高原脑水肿。

2 高原肺水肿

高原肺水肿是由高原低氧引起的肺型急性重症高原病,主要表现为静息时呼吸困难、胸闷、咳嗽、咳白色或粉红色泡沫痰、活动能力减退等。因此,一旦在高原发生肺水肿,需要马上就近去正规医疗机构进行救治。

3 高原脑水肿

高原脑水肿是由高原低氧引起的致命性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主要表现为剧烈头痛、呕吐、表情淡漠、精神忧郁或欣快多语、烦躁不安、步态蹒跚、肢体活动障碍、昏睡或昏迷。

这个是急性高原病最严重的情况。在低氧环境下,我们的身体是会首先保证大脑氧气的供应,一般不会让脑组织发生损伤。但是氧气实在缺的严重了,身体也莫法应对,这时就会发生一系列生理病理变化,导致发生高原脑水肿。

四 当出现这些症状时,需要就近就医!

当初上高原,出现剧烈头晕头痛,心累气促,咳嗽咳痰(尤其粉红色泡沫痰),甚至恶心呕吐的情况时,建议立即到就近的正规医疗机构去!

“医生,那我这个时候吸点便携式氧气有没有用呢?”

答:及时吸氧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缺氧症状。但必须注意的是,上述症状的出现往往已经提示急性高原病的发生,可能需要持续吸氧治疗,甚至是高压氧疗,而常规便携式氧气瓶的氧含量和供氧方式都无法满足持续氧疗需求,所以还是应该立即停止上升高度,尽快就近寻求医疗帮助。

“听说去了高原最好不要洗澡,你们收治的那个患者就是洗澡遭了的嘛!”

答:对于初到高原的朋友以及有高原反应的朋友们,我们的确建议尽量不要洗澡洗头,或者降低洗澡洗头的频率。不是因为洗头、洗澡就要缺氧,而是因为身处高原时,身体机能失衡、抵抗力下降,极易遭到病原体侵害,很容易引起感冒,即使很轻微的呼吸道感染,也会增加发生高原肺水肿的风险。

四 要从这几个方面预防高原病

1 保持良好心态

许多高原病症状都与心理因素有关。有朋友因为了解到高原病很吓人,一到高原就过于紧张,反而会使身体不适加剧。

还有些朋友,第一次到高原耍兴奋得很,大喊大叫、奔跑跳跃,比在低海拔地区还运动得多,也是要不得的,这样只会导致心肺负担增加,加重高原反应。

2 足量饮水

在高原活动中,足够的饮水能有效维持机体平衡、血液循环通畅,使供氧能力增强、心肺负担减轻,从而在很短的时间内适应高海拔环境。除了白开水,还可在水中加葡萄糖、西洋参切片、板蓝根冲剂、果珍等,补充能量,增强抵御疾病的能力、预防感冒等。

3 注意防寒保暖

高原地区气温低,一般海拔每上升1000米,气温下降约5-6℃,且昼夜温差大、天气变化快,因此一定要注意防寒保暖,谨防感冒。尽量少洗头、洗澡。

4 合理膳食

在高原缺氧环境中,人体新陈代谢受到影响,消化系统功能减弱,但人体消耗的能量、维生素等却比平时大大增加。在饮食安排上,多吃易消化的食物,少吃油腻食物,不宜吃得过饱,要适当增加碳水化合物(应占饮食的60%以上)、高植物蛋白和各种维生素的摄入比例,以便快速提供热量,提高机体适应能力。

5 合理安排行程

不要一到高原就往海拔高的地方走,建议是循序渐进。以西藏为例,建议行程最好是从“前藏”到“后藏”。比如先在海拔只有2800多米的林芝停留2-3天再到拉萨(海拔3650米)等地,这样就能避免急进高海拔地区而导致的高原反应和疾病。

6 晚睡

高原的夜晚往往比白天更难过,因为晚上空气中含氧量更低,人体自身在进入睡眠状态后,不像白天那样能通过主动调整呼吸来缓解缺氧状况,呼吸会逐渐降到接近平原的频率,导致缺氧,影响睡眠质量。比较好的办法是,针对自己平时的睡眠习惯,略微再推迟1小时左右再睡。在做好防寒保暖的前提下,房间或帐篷一定要保证良好的通风。

7 必要的药物辅助治疗

初入高原的朋友,可在进入高原地区之前,提前一周开始服用红景天等,严防死守避免感冒,即使很轻微的呼吸道感染,也会增加发生高原肺水肿的风险。一旦出现感冒初期症状,应立即服用抗感冒药。高原反应引起头痛时可选用去痛片如布洛芬,当症状较重时,建议到附近医院看诊。

8 定期体检

久居高原者,应定期行心、肺、神经和血液系统的相关体检,若出现脑力和体力减退等表现,需及时就医。若经专科医师评估后不适宜继续在高原生活,需考虑转至低海拔或平原地区。

五 关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高原医学中心

四川省毗邻青藏高原,是进入高原的“前哨站”,华西医院自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进行高原病的救治体系建设,目前已具备较高水平的医疗救治能力、较强的人才梯队、硬件设施以及高原现场优势。为此,华西医院成立高原医学中心,并在此基础上设立高原医学科、高原医学实验中心以及新都桥现场研究基地,打造高原医学临床医疗、现场救治、基础研究和创新转化的完整科学体系。

2023年3月30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高原医学中心新都桥现场研究基地挂牌仪式在新都桥镇卫生院举行。新都桥现场研究基地的成立,将充分发挥我院优质医疗资源的辐射能力,更好地服务甘孜州生态文化旅游业发展,更好地满足川西地区干部群众看病就医需求,进一步提升当地基础医疗水平和高原病的救治能力。

去甘肃青海旅游有高原反应吗,青海旅游会有高原反应吗(2)

我院高原医学中心将充分发挥技术优势,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进一步整合平台,促进优质医疗资源纵向和横向流动,推动我国高原病诊疗服务规范化、标准化,不断提升高原地区医疗整体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促进医疗服务同质化,努力为高原地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的高原病卫生健康服务。

本文作者

Author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