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大家分享的是:交通线布局的区位因素及工区区位(含答题模板),在平时学习和考试中,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2023年1月浙江卷26题)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墨西哥是拉美地区重要的发展中国家,国内资金缺乏,高速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滞后。20世纪90年代以来,墨西哥大量吸引外资,现已发展成为拉美地区重要的外国投资目的地和贸易大国。汽车产业是墨西哥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通过进口零部件,在国内装配后出口,其中80%的汽车出口到美国,形成特色显著的汽车产业发展模式。目前,墨西哥拟利用本国丰富的锂矿资源发展电动汽车产业,推动汽车产业转型升级。
材料二:下图为墨西哥略图。
(1)说出制约该国高速公路建设的地形条件。(3分)
(2)简述该国汽车产业发展模式的劣势。(3分)
(3)分析该国电动汽车产业发展的基本思路。(6分)
【解析】
▼
本题以墨西哥为材料,涉及交通运输线区位因素、工业发展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材料信息提取能力、地理知识调用分析能力。
(1)本题考查地形对交通建设的影响:根据图示信息可知,墨西哥地形以山地、高原为主,地势起伏较大,高速公路修建难度较大;沿海平原地区河网密布,修建高速公路需要跨越的河谷数量较多,工程难度较大,投资成本较高。结合本题3分的设定,故本题可答:
【参考答案】①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崎岖不平,地形起伏大;②且地处板块交界处,岩性破碎,地质灾害多发,增加建设难度;③沿海狭窄平原上多河谷,增加道路建设成本;
(2)本题考查学生材料的分析、提取能力:根据材料信息“汽车产业是墨西哥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通过进口零部件,在国内装配后出口,”可知,墨西哥汽车产业零部件为进口,制造业产业链条较短,提供的就业岗位较少,吸纳的劳动力较少;产业链条较短,附加值较低,经济效益较低。“其中80%的汽车出口到美国:对美国的依赖程度较大,市场相对单一,易受两国贸易冲突的冲击;因此本题可答:
【参考答案】①零部件为进口,产业链短,吸纳就业少;②附加值低。③依赖美国市场,出口市场单一,
(3)本题同样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分析、整理、归纳能力:根据材料信息“墨西哥拟利用本国丰富的锂矿资源发展电动汽车产业”可知,墨西哥锂电资源丰富,应为开采锂电,发电锂电工业;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墨西哥传统汽车工业零部件主要依靠进口,应该加大科技投入,研发零部件,延长产业链;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墨西哥传统汽车产业市场单一,应该拓宽市场,使得市场多元化;墨西哥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技术水平较低,应该积极引进国外的资金和技术,促进本国电动汽车产业的发展等。因此本题可总结为以下角度:
【参考答案】①发挥资源优势,开采锂矿,提炼锂;②加大科技研发力度,增加零部件制造能力;③延长汽车产业链,提高附加值;④开发新能源汽车,把握新的汽车行业发展机遇;⑤注重产业结构的升级调整,⑥同时减少对美国单一市场的依赖,出口市场多元化。
【知识补充】
▼
交通运输区位综合题答题技巧
交通运输包括交通运输线的布局和交通运输点的布局,两者差异很大,但是基本原则是一样的。
1.区域交通运输布局的一般原则
依据运输需求 | 运输方式和交通线、站的选择、标准、密度等都应依据运输需求来定 |
适度超前 | 设计标准要满足今后一定时期的运输需求,但标准过高会浪费 |
因地制宜 | 运输方式的选择、交通线、站的选址要充分考虑自然条件 |
尽量少占土地 | 交通线、站布局应尽量少占土地,尤其是耕地 |
发挥综合运输优势 | 利用不同运输方式的优势,做好转运和衔接 |
其他 | 平衡地区发展、适应国防需求等 |
2.影响交通线布局的区位因素
(1)自然因素
区位因素 | 影响分析 | |
地形 | 平原 | 对线路的限制较少,选线时要尽量少占耕地,处理好与农田、水利设施、城市发展的关系 |
山地 | 线路尽量沿等高线修筑,尽量避开地形复杂地区,在陡坡上修成“之”字形或开凿隧道 | |
水文 | 线路应避开沼泽地,尽量避免跨越河流,以减少桥涵的总长度 | |
地质 | 注意避开断层带和滑坡、泥石流多发地区,特别是开凿隧道时要尽量避开断层带,从背斜部位穿过 | |
气候 | 工程设计应特别注意沿线的暴雨、大风等天气出现的强度和频率,以及冻土、积雪的深度等,桥涵孔径的大小、路基高低都需要根据当地暴雨强度来设计 |
(2)社会经济因素
区位因素 | 影响分析 |
经济因素 | 合理布局交通线,促进沿线地区经济发展,铁路和公路国道线基本方向以直达为主,并适当照顾沿线重要经济点,通过城市时应从城市边缘通过;省道等地方性公路,则以满足地方经济发展和居民需要为主,可以通过当地的居民点、车站、码头等 |
社会因素 | 巩固国防,加强民族团结,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经济发展 |
技术因素 | 使运输网伸展到更广阔的范围,克服线路建设的自然障碍和对车辆运行安全的威胁 |
3.港口布局的区位因素
自然条件
1.水域(航行条件):①天然港湾。无结冰或结冰期短。②深水防搁浅。等深线密──港阔水深,空间大,便于航行和停泊。③避风。避风、风浪小、背风地带。
2.陆域(筑港条件):①地形平坦─平原或三角洲,坡度适当。②地质稳定,有较大的抛锚空间。
社会经济
3.经济腹地(港口服务的区域)。经济发达,辐射范围大,客货集散量大(影响港口的兴衰)。
4.城市依托。以单一大城市或某个城市群为依托,城市的规模大小为港口提供人、财、物的优势。
5.交通便利。港口的疏集运能力,有没有便捷的对外交通联系。
6.国家政策:政策支持,如自由贸易港,对外开放港。
自然因素决定港口的位置;经济腹地决定港口的兴衰;城市决定港口的发展。
4.航空港(机场)布局的区位因素
5.交通运输线设计方案的比较思路
待建线路几个方案的比较:区位因素的差异及地方公路多联系居民点,国道等干线公路以直达为主。
交通运输线设计方案的比较思路
比较项目 | 比较内容 |
建设成本 | 包括材料成本、劳动力成本、搬迁成本等 |
路线长短 | 包括原有线路、建设距离等 |
沿线村镇 | 包括沿线村镇数量多少、规模大小、人口多少等 |
施工难度 | 地形起伏、桥涵多少、高寒缺氧、风雪、冻土等 |
沿线灾害 | 地质灾害、气象灾害 |
占用耕地 | 占用良田多少 |
生态影响 | 对生物多样性、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影响等 |
总之,交通选线要遵循“低、高、大、小”原则。即成本要低,安全性要高,经济效益要大,环境破坏要小。
【思维导图】
【模板构建】
1.工业区位条件分析与评价模板
分析角度 | 答题模板 | |
自然条件 | 原料 | 接近原料产地(原料充足) |
水源 | 靠近水源(河流、湖泊、水库),水资源丰富 | |
土地 | 地形平坦开阔,利于建厂;地价低 | |
经济条件 | 动力 | 接近燃料地(煤矿、水电站等),能源充足 |
市场 | 接近市场(人口稠密,城市集中,消费市场广阔或市场需求量大) | |
交通 | 交通(铁路、公路、水运、航空)便利,便于原料和产品运输 | |
技术 | 靠近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有人才和技术优势 | |
资金、信息 | 经济发达,资金雄厚,信息网络畅通 | |
劳动力 | 劳动力丰富且廉价或劳动力素质高 | |
产业基础 | 发展历史短(悠久),工业基础薄弱(好);农副产品供应充足 | |
社会条件 | 国家政策 | 政府政策支持 |
工业惯性 | 搬迁费用高 | |
社会协作 | 基础(配套)设施完善,工业部门齐全,社会协作条件好 | |
环境条件 | 高新技术工业要求:(河流上游,靠近林区、湖泊,)环境优美,空气清新 | |
污染工业布局:远离城区或居民点;位于城区河流下游,避免水污染;地处盛行风下风向或最小风频上风向或与季风风向垂直的郊外,避免对城区大气造成污染 |
2.工业区位开放类题目答题模板
分析角度 | 答题模板 |
赞同建厂 | 可从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两大方面分析。如可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经济收入;增加就业机会;促进经济发展等 |
不赞同 建厂 | 可从环境效益方面分析。如加剧资源紧张状况;加剧环境污染;破坏当地生态环境等 |
来源:匠心地理,文章内容图片来自网络,贵在分享交流学习,版权归原作者原出处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