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这首诗的写法特点,如何写寒食这首诗的画面

首页 > 旅游 > 作者:YD1662023-12-20 22:58:13

我们先来回顾一下上周学习的小诗,金缕衣[ 唐 ] 杜秋娘-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新的小诗《寒食》。首先来看一下这个题目,什么意思呢?有个食字,那就是一种食物,能吃的东西。前面一个寒字,说明是寒冷的食物,什么呢?冰淇淋?不可能吧,古代没有这东西,那是什么呢?

寒食:中国传统节日,寒食节,在清明节前一天。在这一天,禁烟火,就是不让老百姓生火做饭,只吃生冷的食物,晚上也不让点灯照明,乌漆摸黑的上床睡觉,所以叫做“寒食节”。(相传是为纪念春秋时期介子推而设立的节日。从春秋时期至今,寒食节已有2600多年的历史,这一天吃冷食、祭祀、踏青等习俗一直流传下来并为我们普通老百姓所接受,伴随着岁月的流逝,寒食节渐渐地融入了清明节,祭祀、踏青这些习俗也放到了清明节来做。)

韩翃【hóng】 ,生卒年不详,字君平,南阳(今河南南阳)人,唐代诗人。一直在军队里做文书工作,擅长写送别题材的诗歌,与钱起等诗人齐名,时称"大历十才子"。(《塞下曲》卢轮)(说这韩翃本来是在军队里做文书的,其实就是个闲人,寒食这天去京城玩了一圈,写下了《寒食》这首诗,这首诗写得好啊,笔法轻巧,写景别致,在当时就广为流传。韩翃一下子就出名了,名声一直传来唐德宗那儿,皇帝一想,我这身边缺人啊,就需要一位文采好的文人啦,不能老让我自己写文书啊,于是就把韩翃给召进来了,做了中书舍人,这是个什么官呢,一个撰写诏书的秘书,就是相当于到皇帝身边来做秘书了。厉害吧?)

你看,一首诗,改变了一个人的人生,那这首诗一定不简单(不普通),下面,我们就来读一读这首诗的内容。

《寒食》[ 唐 ] 韩翃【hóng】-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这四句都讲的什么意思呢?

首先来看第一二两句“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春城:春天的京城。(暮春时的长安城。)

无处:处处,到处。

飞花:柳絮落花飞舞。

东风:春风(什么季节喜欢往东边吹风,春天啦,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鸳。)

御[yù]柳:御苑之柳,皇城中的柳树。(御赐、御笔亲书,皇帝亲自拿笔书写文字,那这御柳什么意思,皇帝身上长的柳树,好像不可能,那是什么,皇宫花园里长着的柳树)

斜:倾斜,歪斜,歪扭的意思。(柳树被风吹歪了,不正了,诗这样用白话文来翻译,意境就不美好了,那是什么,唉,柳丝在风中摇曳,翩翩起舞,随风飘荡)

春天的京城到处柳絮飞舞,杨花飘散,寒食节皇宫花园的杨柳在春风中随风摇曳,翩翩起舞。(暮春长安城处处柳絮飞舞、落红无数,寒食节东风吹拂着皇城中的柳树。)

这是写的白天的景色,下面开始写夜晚了。

接下来三四两句“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日暮:太阳落山,天黑了。

汉宫:这里指唐朝皇宫。(这里用汉代皇宫来借指店代皇宫。)

传蜡烛:指宫中传赐新火。(传蜡烛:寒食节普天下禁火,但权贵宠臣可得到皇帝恩赐的燃烛。)

轻烟:燃烛升起的轻烟。(这蜡烛点亮了,是会往上冒烟的,在传送的过程中,一路轻烟一直飘到什么地方?)

五侯:这里指权贵豪门。(汉成帝时封王皇后的五个兄弟王谭、王商、王立、王根、王逢时皆为侯,受到特别的恩宠。这里泛指天子近幸之臣。)

日落天黑,皇宫里传送着朝廷赏赐的蜡烛,燃烛升起的轻烟飘进了王侯贵族之家。(傍晚汉宫传送蜡烛赏赐王侯近臣,袅袅的轻烟飘散到天子宠臣的家中。)

这首诗描写了寒食节一天皇宫里的景象,从白天写到夜晚,哪两句写的白天?“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从整个长安城柳絮飞扬,集中写到皇城,皇宫里的柳树随风摇曳,翩翩起舞,春意醉人。再写到晚上,晚上干嘛呢?“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刚才说了,唐代寒食节严禁烟火,老百姓不仅不能生火做饭,夜晚也不准点灯照明,唯有皇宫内可以燃点蜡烛。可是这皇帝啊,不仅自己这儿灯火通明,还怎么样?还给王侯贵族们赏赐蜡烛,这就有些不公平了,是不是?所以诗人在这儿就表现出了对现实不满的情绪,但又不能直说,用了讽刺的手法,讽刺官场腐败啊,借“寒食”为题,(介子推是一个忠臣)也表明了诗人对忠诚、廉洁、政治清明的赞许与向往。

最后,我们再来诵读一下这首诗:《寒食》[ 唐 ] 韩翃【hóng】-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