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顾恺之纨扇仕女图

首页 > 旅游 > 作者:YD1662024-01-26 13:30:27

线条是人们表现物象形态最简明的形式,可以作为物与物之间的分界线。在现实中线条是不存在的一种物质性实物,因为它是人类创造的一种抽象的语言形式,是为了表达人类主观意识所产生的一种精神产物。从几何意义上来说线条是一种表达情感以及行为的形象表征。从视觉上来说线条是视觉艺术的认识标记,当视点落在物体表面时,视觉便开始了线的创造,线条是艺术家们表现思想的艺术语言,线条所起的作用是绘画中其他因素所替代不了的,绘画作品随着线条的不断丰满,使得绘画艺术作品变得逐渐成熟。

线条是中国书画中最基本、最简练、最具概括性的艺术元素。线条作为中国画独特的艺术语言,无论山水、人物、花鸟离开了线条,画面就会失去中国画独特的味道。

晋顾恺之纨扇仕女图,(1)

郭沫若在《论节奏》中认为:“节奏的形成,必须有两种非常重要的因素:时间和力量。”书法艺术的本质也是“动作和节奏的转换”。在书写书法时,笔力的大小和书写速度的快慢的不同,就会产生不同形式有规律的变化,如轻重、粗细、长短等,从而产生书写线条的韵律。在笔法上,开合、争让、虚实、藏露、纵横、平奇、方圆、整散、疾涩、 刚柔、顺逆等都是阴阳辩证之统一;在笔墨运用上,枯、湿、浓、淡;各种线条的交错组合,虚实相间,或断或续,简练道劲,变幻飘逸,展现了中国书画特有的神韵与美感。线条是书画的生命符号。

中国书画的线条以跳动变化的节奏美,浓淡虚实的韵律美,远远超出造型的表现和形体的塑造的功效,成为作者表达思想和情感的载体,传递着一种内在的气质之美和神韵之雅,传达着生命的表现力。

线条是“艺术符号”,如同色彩、旋律和舞蹈等艺术形式。美国当代美学家苏珊·朗格从符号学美学出发,进一步认为艺术是人类情感的符号形式的创造,艺术品就是人类情感的表现性形式,而线条则是人类感情形态的象征符号。

书法是中国传统艺术体系中的一种以汉字为表现对象、以文字所依赖的线为传播媒介,以线形的自由变化、空间的曲折变化,表达某种情感的朦胧意境。中国书法中线的韵律感体现了书写的动态之美,所谓动态之美,就是书写线条中用笔的高低、轻重和快慢的节奏。

晋顾恺之纨扇仕女图,(2)

中央美院书法博士生导师、教授邱振中在他所著的《书法的形态与阐述》中说到:“线条是构成书法艺术形式的唯一手段。”

在书法绘画创作过程中,线条是最基本的组成元素,最基本的造型语言,它存在于所有的绘画作品中。一个艺术作品由很多因素组成,线条是其中最基本也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元素,作品的基本造型就是线条表现出来的。

凡是属于情绪不佳的线条,停下来就会显示出一种困难停滞的状态,停得太多就会显得焦躁不安和杂乱。有的 “兔起鹘落”、“山雨欲来风满楼”的笔触便构成一种表达某种热情、或者悲怆、愤怒的情绪。而流畅的线条,富有韵律变化的线条,也反映了作者的愉悦的某种精神状态。

另外,书画同源的“书”的意思,并不是指书法,而是指文字,因为文字和绘画都必须要依托于线条的表现力,没有线条一切都是空谈。而中国的传统绘画艺术,它的发展历史是远远早于书法艺术的,真正“以书入画”是从元代开始的,当时水墨文人画盛行。这也使绘画带上了强烈的书法趣味,绘画的线条、墨韵得以展现。

书画同源来自于张彦远的他的《历代名画记·叙画之源流》中说,颉有四目,仰观垂象。因俪鸟龟之迹,遂定书字之形,造化不能藏其秘,故天雨粟。最早的文字,是以绘画的方式表达的,然后发展成象形文字。

在古代书法中,没有书法“线条”的说法,他们把线条叫做点画,例如东晋虞安吉在《指意》中说:“夫未解书意者,一点一画皆求象本,乃转自取拙。”唐 孙过庭在《书谱》中说:“一画之间,变起伏于锋杪;一点之内,殊衄挫于毫芒。”

北宋书法家苏东坡也说:“我书意造本无法,点画信手烦推求。”等等,都是把线条叫做点画的。而线条一词,是当代书法家们的一个创造,它源自绘画,当代人把书法变成书法艺术的时候,连同绘画的原理性一同引入到书法中来了。书画艺术就是反映握笔写下这些字或者画下这些画的情绪表达,它们一定是有情感诉求的,是具有鲜活的生命力的。

一般客观物象都是复杂无序的,这些线条需要艺术家们将它们进行归纳、整理,进行艺术加工,进而升华成有内涵有情感的线条,表现我们生活中的喜怒哀乐以及一些微妙的感情。

既然有情感诉求,那肯定是会有波动起伏的,有些看似四平八稳的字,也是有它的构架和运动规律的,这些细微变化和千差万别往往是会被外行人忽略,甚至是看不到的。

每个字和每幅作品都有它独特的魅力和气质,而且每幅作品都是艺术家根本无法再次复制的,就像世上不可能会有长了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一样,因为和艺术家处于每个不同的时间点运气的气息、不同的生命阶段,以及人生经历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每幅作品都是孤品,独一无二。

晋顾恺之纨扇仕女图,(3)

年轻人精力旺盛和老年人体力衰弱画出来的东西是完全不一样的,就像齐白石的绝笔之作,最后他画的葫芦藤就是“气若游丝”,笔下的有些线条是完全失控的,这是和他处于最后的生命阶段有关系,毕竟他的年岁达到了九十八的高龄了,所以一些年轻的画家就不要附庸风雅模仿装老了,因为这不符合你的生命历程。

中国画中的线条与西方绘画中的线条有着本质区别,在于线条是中国画中主要的造型元素之一,不仅是对客观物象的描摹,线条本身就有着独立的情感表达,具有浓郁的东方民族特色和形式美感。

中国绘画线条最早可追溯到仰韶时代的彩陶绘画,由于其线条挺拔,所体现的图案鲜明,还可以更好地将人的面型以及鸟兽体现出来,更好的体现出古典美。唐朝时代的线条绘画可以将人物运动感体现出来,达到较好的线条视觉效果。

从古至今,中国画家用“立象尽意”的独特感受表现线条的客观状态和风骨。中国最早的对线条艺术表现的记载应是东晋顾恺之对人物衣纹的画法——“高古游丝描法”,这种画法又称“春蚕吐丝描”,讲究的是线条流畅、行笔迅捷,展现出如歌似梦的线条律动,形容如“春蚕吐丝、春云浮动”、“青云浮空、流水行地”。

从东晋顾恺之的《女史箴图》和唐代周昉的《纨扇仕女图》,以及吴道子《送子天王图》的线条中,我们可以感受画中线条所展现出来的造型的气派和魅力。

晋顾恺之纨扇仕女图,(4)

被世人称之为三绝:画绝、文绝和痴绝的东晋顾恺之,他的《女史箴图》是高古游丝描,中锋用笔精细绵密、稳定密细,匀速且连绵不断,线条柔软流动,并没有什么提按变化,以繁密无际的密体绘画格调来塑造人物形象、创新审美新观念。笔法如春蚕吐丝,形神兼备。画面典雅、宁静又不失明丽、活泼。画面中的线条循环婉转,均匀优美,人物衣带飘洒,形象生动。女史们下摆宽大的衣裙修长飘逸,每款都配以形态各异、颜色艳丽的飘带,显现出飘飘欲仙、雍容华贵的气派。

而琴弦描可以表现出丝绸之意的感觉,有筋骨和提按的变化,比如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这幅《纨扇仕女图》。“纨扇”亦称“团扇”“宫扇”,因形似圆月,且宫中多用之,故有此名。根据《石渠宝笈》的记载,这件作品是由乾隆皇帝命名。画上虽然没有周昉的题款,但是从画面风格与内容来看,和史书中记载周昉的画风一致,于是便将这件作品定为周昉所。

晋顾恺之纨扇仕女图,(5)

周昉善用“琴弦描”,线条多平直挺阔,形如琴弦。这种方法所绘制的长线条圆润流畅,短线条简劲有力,富有节奏感。除此之外,画家依据线条的转折变化,精心晕染上艳丽而柔和的颜色,即使是同一件红色石榴裙,也有着深浅不同的层次变化,将仕女服饰的质感及纹饰表现得细腻逼真,体现了宫廷女子养尊处优的生活状态。周昉笔下丰腴柔美的仕女图像,在唐代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吸引了众多的追随者。

被后世尊称为“画圣”,被民间画工尊为祖师的吴道子创造了笔间意远的山水“疏体”,使得山水成为独立的画种,从而结束了山水只作为人物画背景的附庸地位。所画人物衣褶飘举,线条遒劲,人称莼菜条描,具有天衣飞扬、满壁风动的效果,被誉为吴带当风。他还于焦墨线条中,略施淡彩,世称吴装。

晋顾恺之纨扇仕女图,(6)

《送子天王图》反映了吴道子的基本画风。吴道子打破了长期以来沿袭的顾恺之陆探微“紧劲联绵,如春蚕吐丝”那种游丝描法,因为游丝描的线条圆润挺健,但如铁线一般而无变化。吴道子开创兰叶描,“行笔磊落,挥霍如莼菜条,圆间折算,方圆凹凸”。他用笔起伏变化,雄峻而疏放,表现了内在的精神力量。同时,他敷色比较简淡,甚至不着色。他在创作的时候,处于一种高度兴奋与紧张状态,很有点表现主义的味道,所谓“吴带当风”,是指吴道子所画人物衣物临风飞扬,飘逸洒脱;所谓“满壁风动”,是说吴道子所画的壁画充满风动感。这种由风动的线条而产生的运动感、速度感,正是吴道子艺术胜出之处。

一般我们熟悉的中国画都是用线条表现出来的。在传统的工笔画中,尤其是半工半写的中国绘画,线条一般都表现得比较自由,并且虚实有效结合,使得创作者可以有更自由的发挥空间。这种手法跨越感以及抒情感较强。

常规的绘画中线条表现的形式有粗细、深浅、曲直以及虚实。线条在中国画中能体现其独特美感,可以体现出独特的情感特征,比如可以体现出流畅、舒缓、凝重等情感特性。

西方艺术家在用线条绘画是多用于素描作品,在油画作品中除了轮廓线和结构线一般很少用线条,他们在素描上运用线条时主要考虑被画物体的形态结构以及光照变化,西方艺术家用线条进行素描时很在意对所画作品的光色变化,缺少一些情感成分。我们一般看到的西方的版画中线条都是一根一根的,它们主要体现的是物体在光照下的真实三维空间。

同时,西方艺术家也会受到东方艺术的影响。西班牙著名画家巴勃罗·毕加索被誉为“20世纪美术界最伟大的大师”,这也是一位不断探寻各种艺术风格,不断变化艺术手法的大师。他的绘画风格就曾受到东方艺术的影响,他的版画线条简单、流畅却韵味十足,他的绘画作品也多以简练而富有内涵的线条造型,充分体现出中国画中线条独特的魅力。

奥地利的绘画大师克里姆特也是借鉴中国艺术元素,从民间艺术中不断学习与借鉴,他注重空间的分割和线条的表现力,柔美优雅的线条与浓重华丽的色彩完美地结合,形成了自己独特风格。

中国古代画家不太注重绘画中的物理属性以及光与影的明暗变化,特别注重线条的自由流动以及整体的节奏,画面形象主要有点与线构成,绘画作品的物体主要有线条的组织得出。他们将不同色彩的抽象笔墨与不同特性的线条进行疏密排列,将物象的形态完全展现在疏密交错的线条中,通过整幅画的整体气韵来表达创作者的内在气质,让画面表现出艺术家对抒情达意的追求。

在中国绘画艺术中,线条是基本元素,它除了体现物体轮廓外形同时,线条主要体现作者主观情感以及人格魅力和气质。中国书法也是如此,讲究刚柔并济,虚实动静,相辅相成。强调的是客观与主观的巧妙结合,通过富有情趣的线条记录艺术家的情绪和感受。线条丰富的变化而产生的律动与美感,是艺术家对客观感知的表达与内心情感的宣泄,线条也自然而然成为艺术家表达思想与情感的载体,观者同时也可感受到艺术家个性的呈现,心理的体验,情、境、意的有机结合,从而引发审美情感的共鸣。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