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恺之的三幅代表作品,顾恺之的三幅代表作品藏在哪里

首页 > 旅游 > 作者:YD1662024-01-26 13:16:40

顾恺之的三幅代表作品,顾恺之的三幅代表作品藏在哪里(1)

魏晋南北朝时期,山水画刚刚诞生,花鸟画才开始独立出来,人物画就已经到达了繁荣时期。这个时期最重要的人物画家当属顾恺之、陆探微、张僧繇,并称“六朝三杰”。其中顾恺之不仅对传统绘画技法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也为中国绘画理论框架的构建奠定了基础。

顾恺之轶事

顾恺之,字长康,出身于江南的名门望族,他从小博览群书,写诗作赋样样皆能。可是,他与绘画的渊源,却是来自于素未谋面的母亲。他刚一出生,母亲就去世了。他时常问父亲,母亲长什么样子?父亲只好将母亲的样子描述给他听。因为思念母亲,顾恺之就拿着画笔开始画母亲,画好一张,就拿给父亲看。就这样画了一张又一张,终于有一天,父亲惊讶的说:“这就是你母亲。”

顾恺之擅长画人物画,他笔下的侍女,身材修长,面容姣好,这都源于对母亲的想象。有人问顾恺之曾经拜谁为老师,他的回答是:“我的母亲就是我心中一直活着的老师。”

当然,为了学习绘画的技法,顾恺之也曾拜过真正的老师——卫协。卫协所画的人物,白描细如蛛网,线条简洁有力,冠绝当代。顾恺之得到了老师的真传,将其发扬光大,他特别强调神韵,提出了“迁想妙得”、“以形写神”等思想。古文《世说新语》中说他画人,有时数年都不点眼睛,人们问他是何原因,他说一点眼睛人便活了。

顾恺之的三幅代表作品,顾恺之的三幅代表作品藏在哪里(2)

顾恺之画法

这些关于顾恺之的传说和轶事,大多来自于古书的记载,当然也有夸张的成分。但从顾恺之遗留的画作和画论可以看出,他对人物画有独到的把握。他眼光睿智,审察作品题材时,能捕捉到最能体现人物性格的要点;他强调传神,对于人物的描绘,他提出“以形写神”的要求,注意刻画人物的内心活动。他认为作画“手挥五弦易,目送归鸿难”,创作是从 “迁想妙得”中产生的。

顾恺之的画论,核心部分是传神论、以形写神、迁想妙得、置陈布势等,它们对后来的中国古典美学以及中国画理论的发展有很大影响。唐代张彦远《历代名画记》中记录了顾恺之的《魏晋胜流画赞》、《论画》、《画云台山记》三篇,使之保存下来。这是关于评论绘画、总结技法与记录构想的文字,深刻地反映了画家进行创作的思维特征,是绘画史上一份重要的遗产。

顾恺之的绘画真迹今已无存。其绘画散见于唐宋人的记载中,有《谢安像》、《桓温像》、《烈女仙》、《维摩诘像》、《雪霁望五老峰图》、《荡舟图》、《笋图》、《庐山会图》、《水府图》、《水雁图》、《中朝名士图》等。至今流传有绪的有《女史箴图》、《洛神赋图》、《列女仁智图》和《斫琴图》。这些作品有隋唐或宋人的摹本,但也十分珍贵,称为第二珍本,为研究我国早期士人画的重要资料。

顾恺之的三幅代表作品,顾恺之的三幅代表作品藏在哪里(3)

顾恺之 斫琴图

《女史箴图》

《女史箴图》是顾恺之根据张华的《女史箴》画的一卷插图性画卷。原图丢失,现今保存的是唐朝摹本,这幅画原本藏在清内府,公元1900年庚子之役,八国联军入北京后,被英军抢夺。现藏于英国伦敦不列颠博物馆。全卷长348.2厘米,高24.8厘米,绢本设色。

“女史”是女官名,后来成为对知识妇女的尊称;“箴”是规劝、劝戒的意思。张华所作《女史箴》还有个背后的故事。

张华是西晋大臣,当时所在的皇帝是西晋惠帝司马衷。著名典故“何不食肉糜”就是出自这位皇帝。

因为皇帝不务正业,大权被皇后贾氏独揽。贾氏善妒忌,多权诈,荒淫放恣。张华实在是看不过去了,又不敢直说,于是收集了历史上各代先贤圣女的事迹写成了《女史箴》来劝诫和警示皇后。

《女史箴》文共有12段,顾恺之原图《女史箴图》也有12段,但现存的唐摹本仅存9段。是丢失了,还是没有临摹下来,就不得而知了。

顾恺之的三幅代表作品,顾恺之的三幅代表作品藏在哪里(4)

首页 1234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