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
惆怅东南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宋朝苏轼《和孔密州五绝东栏梨花》
First apricot flowers.spring
初衣解诗:梨花之美,在于它的素净。她是三春热闹中的雪。所以酷爱梨花的岑参,不惜将梨花喻雪,“忽如一夜东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一个以边塞诗闻名与唐诗历史的诗人,他却不是塞外人,说起来还是我的同乡,他是湖北人,湖北荆州人。也只有在广袤的江南地区,平原地带,才可以看见壮观的梨花如雪的美景。但是他早已经离开了家乡。梨花千树雪,杨柳万条烟,是在他的记忆和梦中。所以看见了塞外的飞雪,哪怕极寒无香,他也会想到是自己的家乡。
梨花之冷美,是热春光里的一寸幽然底色,它提醒着人们的视觉和心理,不要忘记雪和严寒,保持心境的清明。
阳春二三月,正是百花喧嚣的时候,绿肥红满,桃杏争春。有人说杏花也是白的,但杏花的白是白中带粉,只有梨花,是雪净的色彩,当你的眼睛接触到梨花,你忽然就如同饮了一杯雪水。
”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这是春分到清明之间的梨花盛季,你看柳色都已经转成深青色,这是接近暮春之景。实际上,这个时候的气温相对是高的,通常会在15度到25度之间。但是正是有了梨花如雪,这个春天仿佛降了温度。而视觉,是一片青青白白,柳絮和梨花装点暮春。
此时的苏东坡42岁,3月份刚刚从密州调到徐州做知州。此前他在密州工作了三年,在密州接任他的是孔子第四十六代孙孔宗翰。这两个官员倒也没有官场的那种戾气,都是喜欢学问的人,一见如故,孔宗翰送别苏东坡的时候,特地将自己的一幅山水图《虔州八境图》,请求苏东坡为他题诗,而苏东坡也酷爱山水,欣然提笔,两个人结下了深厚的友谊。苏东坡就是到了徐州之后,两个人书信往来,唱和不断。其实这也是一种互相的信任。
比如苏东坡到了徐州之后,正是江南的三月天,而正好他的窗前,有一树美丽的梨花正在开花。他写下了所见到的美景,但这首诗明显的是有知己无忌的深度。对于中年而结识的朋友,这是非常难得的。说明两个人的心地都很宽阔且真诚。
徐州的3月,正是春分和清明之间,这在古代是一个重要的时节,通常这个时节,是要回乡祭祖。但是作为官僚,就不可以如此随意,他的家乡在四川。而且在过去40年的生涯里,他的母亲病故,父亲病故,妻子病故。
苏轼本来是很早为官,20岁就中进士进入仕途,但是在宋朝家庭的直系亲属去世后,官员会丁忧,就是说回家守孝三年。也就是在过去20年的仕途当中,苏轼是相当长的时间是远离朝廷的。等到他上任的时候,却看到了让他忧患的一幕,由于王安石锐意变法,大刀阔斧,苏轼的很多在朝廷中的老师和朋友,都受到了打击和排挤。苏轼本身也无用武之地,他请求自己外放做官。但是人到中年的那种沧桑已经开显露。
而这种感慨也只能是对知己说。
白色的花
“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这个中间有很明确的多关的含义。
第一梨花如雪:这种在万紫千红的春天里,独有一种寂寞和高洁的花朵,是他自己的身世之感。在短短的40岁的生涯里,父母双亡,妻子离开。
第二白雪梨花对清明。这是对亲人的哀婉和思念。
第三个,朝廷中的风风雨雨,虽然后世对王安石的变法给予了高度的肯定,但是深陷其中的人,包括苏东坡,都卷入了当时不够清明平和的局面。因为王安石的改革是前所未有的,对整个官僚运作体系的改革,一场疾风骤雨,震惊朝野的改革,是很难用“清明”两个字来形容当时的过程。在苏东坡看来可谓风云诡异。
第四个苏东坡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他一生都被官场边缘化,此时他已经到了中年,也常常会感叹人生苦短。
但这样多重的含义,也只有深邃的知己才能够懂得。他将这首诗写给了同样做官的孔宗翰,是相信他能够懂。这也是苏东坡写的最好的一首梨花诗,有着唯美的梨花三月的静美,也有着沧桑。
只是苏东坡本身的经历比诗更为传奇,所谓人生没有最坏,只有更坏。就是因为苏东坡深沉而多关的文风。第2年他就被卷入了“乌台诗案”,被告人罗织罪名,险些惹上*身大祸。
不过这个不关孔宗翰的事。这还是一个真朋友,至少那一句“人生能看几清明”,要是刻意地挑错,只怕也会牵扯到时政。
人生不幸诗家幸,虽然这一生苏东坡跌宕起伏,仕途非常的不顺,以至于最后是病死在回京的路上,可以说没过上多少顺心的日子,但是艰难坎坷成就了一代文豪。
苏东坡的这首梨花,写出了梨花的高洁和生命的沧桑。咏物及人,情感饱满而蕴藉,特有的梨花在生命之中孤独的美感,照应人生的孤境,既隽永,又绵长。
初衣胜雪为你解读诗词中的爱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