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鼓祠正殿
原平县志载:元代崞州张显夫人延氏,娘家介休县。延氏乐善施舍济贫,在莲花山下大路旁建舍药院,并供奉绵山介子推保佑。一天夜里,忽闻人语马嘶,隔窗询问,答曰:"介神驻兵。"翌日,见院内石上留有马蹄印。随后张家将舍药院改为介神行宫,这就是石鼓祠之前身。
张家是当地望族。同乐寨湾里张氏,始于舜,舜为湾里张氏始祖。舜有子能,能有子皋,皋有子显,据《西南贾张氏先祖世述》载:“四世祖,皋子显。……家业渐饶,庄田遍置岭东西,故有张家上下庄之名。夫人延氏,小字治胡,因建舍药院于天涯山之前,继改为绵山介神行宫,表其匾曰‘石鼓殿’",上述文字即可说明湾里张氏的田庄在张显时,已经延伸到魁光岭西。现今的子干乡张家庄村是其地庄,东下庄即原来的张家下庄。
民间还有一传说是这样的:在朱洪武打天下时,领兵元帅常遇春火烧万家庄(1368年)后东进,攻天涯山适逢大雾兵马受阻,无奈军情紧急只好绕过。大军刚上跑马梁,天涯山云消雾散,红日高照。常遇春喜出望外,回马复攻。这时,一个红脸大汉骑着骏马,从天涯山巅出现,马蹄声声石鼓咚咚,怒目追赶着常遇春的兵马。常遇春看到此景以为是天兵天将显现,吓得仓皇收兵。躲避战乱的百姓在天涯山上看到了这个骑马的大汉,以为是晋国的忠臣介子推显灵。人们为了纪念他,便在山脚下建起了石鼓祠。这个传说显然比舍药院改为介神行宫的年限晚了五十多年。明朝军队残忍地火烧村庄的历史是真实存在的,战争过后人们为祈求平安保佑乡梓而捐资重新修庙倒也不是没有可能。时间又过了近百年,石鼓祠开始重修,这一年是天顺六年(公元1462)。以后清康熙、道光、同治年间又屡次修葺。
介公神祠在天涯山下石鼓石旁安了家,于是几百年来,每年的寒食节与清明节期间这里就赶庙会。赶会期间,四乡百姓游山敬香看大戏。客商云集,熙熙攘攘,好不热闹。
石鼓祠正殿内供奉的大(dai)王爷即是介子推。正殿面阔三间,为该祠主体建筑,石鼓殿牌匾落款为“大元国延祐四年”(即公元1317年),中悬“精忠纯孝”匾,殿内塑介子推及其老母像,墙壁上彩绘32幅介公生平和介公带兵行云布雨的壁画。东西配殿各四间,还有过殿、钟鼓楼、旗杆、石狮、戏台、木牌楼等。祠院为砖木结构,保存完好。
介子推的事迹见于文献的极少,仅有奉公子重耳出行流亡一事。他“精忠纯孝”的善行,“割股侍君”的忠义,以及视功名利禄如粪土的高风亮节,已成为中国传统观念中士大夫精神的渊源。
对此祠的诗文,有“介公祠下谁凭吊,古树斜阳噪暮鸦”,出自清代陕西凤翔知县宋志濂之手。
晨曦微露天涯山
写过“楚客莫言山势险,世人心更险于山”如此骇世警句的晚唐诗人雍陶(约公元834年前后在世)曾两次游历天涯山,留下了“十年马足行多少,两度天涯地角来”的诗句。海南岛“天涯海角”是清雍正十一年(公元1733年)崖州知州程哲题写了“天涯”与“海角”两幅摩崖石刻以后才逐步传播而知名,而早在其前千余年前的唐朝,原平“天涯地角”就已出现在诗人的诗行中,足见其闻名久远。
天涯山诸峰并列,状如牙齿,故古名天牙山,《山西通志》载“天牙为天涯”,“天涯”一名后由“天牙”演变而来。其主峰海拔1114米,登顶有险而不易,可登顶后,山顶平整呈圆形,既无树木遮阴,也无蓑草繁盛,冬日积雪不存。无树无草无积雪之地却有一处摩崖石刻面天显现,极像“天涯第一山”五个大字,究竟是何朝何氏所为,尚待考证。
有古代碑文典籍及诗人如此记载:明成化六年碑记:“顶而平正团,光如镜面,无一草木”,清光绪版《山西通志·山川卷》谓天涯山“峭石壁立,雪下随消”,明代兵部右侍郎李楠诗云“白雪满空峰独晓,孤柱万古秀滹汀”,清代天峰道人云“朝观天涯晓雪,暮听石鼓咏风”。民间有“天鸦扫雪”的故事流传甚广。
飞来石与金蟾望月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