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故宫
大家都知道,北京故宫是明清两朝的皇宫,目前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木质结构的古建筑之一。北京故宫初步建成于明代永乐十八年(1420年),此后几百年间不断修缮改建,集历代宫殿建筑之大成,最终成为我国古代宫殿建筑的典范。
从整体布局来看,北京故宫严格沿袭“前朝后寝”的古制建造,其布局结构上分外朝三大殿和内廷后三宫。三大殿是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后三宫是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北京故宫位于北京中轴线上,总占地约72万平方米。
北京故宫
在这座举世瞩目的古建筑群地下,埋藏着太多秘密,而一些区域的考古发掘现场也有令考古专家激动的发现,时至今日依旧被人津津乐道。另外,每年考古人员对故宫地下的考古发掘依旧没有停止。
2014年8月,故宫博物院考古研究所在西华门内南侧的南大库区域进行了一次抢救性考古发掘,并面向公众开放。这次考古发掘一个重要目的是:配合消防管线铺设和南大库管理用房建设工程施工。
北京故宫考古发掘现场
当时考古人员都没有想到,这次考古发掘影响很大。很多人可能对北京故宫考古发掘充满不解,在民众眼中北京故宫是一座宏伟的古代文化与艺术博物馆,怎么也要考古发掘呢?其实这是一种误解,因为对北京故宫地下进行考古发掘,有利于对古建筑的保护,其意义重大。
从历次对北京故宫考古发掘情况来看,主要集中在宫殿等大型建筑基址、城墙基础、排水设施、器物埋藏坑及元代遗存等方面,因为这些区域地面需要维修。考古专家表示:
“为了防控自然和人为对其造成的侵害,不可避免地要持续进行各种保护、维修工程和基础设施建设。按照相关规定,在扰动地下原有文化遗存之前进行必要的考古调查、发掘与研究就成为故宫文物保护的重要工作之一,而为了实施更为有效、更有针对性的古建保护措施,对地下遗存的把握和科学认识是必不可少的,这也是地上地下一体的古建修缮保护的根本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