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百年后的今天,对于外国人来说,提起中国,首先想到是瓷器。提起瓷器,首先想到的是景德镇。中国以烧制瓷器闻名的地方,数以千百计。在无数个制瓷作坊中,为何独独景德镇成为了世界的瓷都,成了中国瓷器的名片?我认为有五个方面的原因,促使景德镇终成了一代瓷都。
原因一:景德镇拥有丰富的宜制瓷的水土资源
古人做事讲究"天人合一","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这说明,想要做成一件事,仅仅依靠人力是很难取得大的成绩的。人只有学会利用"天",才能够做到与天合一,也只有达到"天时地利人和"的时候,事情才能成。中国人与自然相处的时候,还体现在"金木水火土"的五行相生相克上。善工者,撮合阴阳,揉捏五行。中国的陶瓷制作工艺,就是金、木、水、火、土五行相互融合,相互牵制的完美结果。在这过程中,人只是起到了一个撮合的作用。
想要制作一件瓷器,金、木、水、火、土五个条件缺一不可。其中,尤以土、木、水最为重要。虽然从制造工艺上来说,陶器和瓷器都是将土壤掺水捏成一定形状再高温氧化烧造,但瓷器作为后来者,对于土壤的要求更为苛刻。陶器所需的土壤,几乎随处可见。但是瓷土并不常见,瓷土的本质是天然硅酸铝,而烧制高品质瓷器所需的高岭土更是少之又少。
很幸运的,景德镇地区拥有丰富的瓷土资源,其中包括瓷石和高岭土。在遥远的地质时代,景德镇地区是浅海区,经过大自然亿万年的鬼斧神工作用,浅海区形成了花岗岩岩体,此后,再历经地质作用和风化侵蚀,景德镇地区就形成了大量的瓷土资源。
瓷石不需要人工二次配制,景德镇天然瓷石几乎涵盖制作瓷器胎体所需的全部元素,天然的瓷石无需任何配比,就可以在高温1200以上,烧结成瓷。景德镇的瓷石若是再加一点草木灰,高温下变可形成一种天然的灰釉。景德镇所产的瓷石,品相优良,含铁量极低,这种瓷石是生产青白瓷的上乘原料。
单一的瓷石虽然可以烧制成瓷,但是硬度和洁白度远远还不够,而且一旦烧制温度超过一定极限,就会发生变形,对于烧造大型瓷器来说,单一瓷石的局限性就出来了。聪明的工匠们在偶然间发现,若是在瓷石中加入一定配比的高岭土,此时烧制出来的瓷器通体洁白如玉,且胎体硬度更高,而且在超过1200度的高温下也不会变形。
土与火的交融艺术,成就了瓷器。现在,景德镇有了高品质且储藏量丰富的瓷石和高岭土。只需要一把大火,就可以烧制出惊艳世界的瓷器。有幸的是,景德镇地处江南丘陵区,最不缺的就是丰富的木材燃料。烧制瓷器所需的燃料也有讲究,其中,火焰高,温度高,灰尘小的松木,成了烧制高品相瓷器的专用燃料。而景德镇最不缺的就是松木。
现在,有了土,有了火,显然烧好的瓷器需要让更多的人看到,需要外销于世界各地,才能保证景德镇制瓷工业的长足发展。于是,交通成了景德镇瓷器走出家门的最后一道障碍。有幸上天眷顾,景德镇地处江南,境内主干河流昌江,穿景德镇而过,为它提供了极为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
原因二: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
制作一件精美的瓷器,就像生育一个可爱脆弱的宝宝一样,不光需要完美无瑕的基因,还需要适宜的天然环境。瓷器胎体的成型,需要充足的光照。瓷石原料的加工,需要丰富的水资源。在用瓷土初步捏制成胎体后,最怕的就是遇到霜冻,严酷的霜冻会使得胎体颗粒松散,器型变形走样。这就需要制作瓷器的地方具备充足的光照、充沛的雨量、且无霜期长。
上天眷顾景德镇,地处江南地区的景德镇属于亚热带温热湿润季风气候,这个地方常年气候温和,四季如春,雨量充足,光照充分,且拥有很长的无霜期。种种条件,似乎专门为烧制瓷器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