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陕西渭南来的柿子
陈苏锦
陕西,渭南,果园里,一个个精挑细拣的黄澄澄的柿子被打包了。
这些柿子,将要远行。它们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到达1555.3公里之外的东北一个叫盘锦的地方,它的接手人是一个叫张君之的人。果箱上被主人特意打上了红色的“亲爱的快递师傅,您辛苦了!水果加急派送……”
我不知道这些柿子是怎样辗转乘了什么样的交通工具又是如何被快递小哥送到君之老兄家的,但我在接到君之老兄电话的时候是在昨天的午后,他开着车,一家一家地联系着,一家一家地找过去,快速地送过去,他要完成那个嘱托,让“哥们儿运动”里的兄弟姐妹们早早
1尝这一只只跨过高山和平原的好吃的柿子啊!
这哪里是在吃一只柿子,分明是立冬之后的一种温暖的情谊,在“哥们儿运动”的群里缓缓流淌着……
我还记得十一月十日,早上七点二十八分,微信群里出现了一个圆圆润润的桔红色的柿子。咦,怎么回事?然后,就有了下面的对话:
“看啥吋候能吃吧!”
“已经被我吃掉了呀!
昨天中午吃掉的,吃掉之前拍照留念。”
“哈哈,我以为没熟透,计数呢!”
“这个是在抖音里买的脆皮柿子,买回来就可以吃,而且都是带皮吃,不涩的。
想吃的话我给大哥寄一箱。告诉我地址就行。”
然后是一张白色盘子里装着完整的和已剖开的柿子的金灿灿的图案。
“群里想吃的,我都包邮,尽管发地址过来。
“哈哈,谢谢首长。”
“告诉我地址吧!”
“哈哈,好!”
“刚刚定了8箱,注意查收。”
“大哥你负责给咱群里的哥儿们分一下哈!都尝尝!”
“好,按时完成任务。”
“不用放软了吃,收到后洗干净就可以直接吃”。
十一月十五日,早上八点十九分。
“大哥,柿子收到了吗?”
“收到了,下午送到个人手中。”
十一月十五日,下午五点四十三分。
“娴静如水,按要求,把柿子已分到各家。感谢领导福利。”
至此,陕西渭南的柿子,终于带着使命,完成了它三千里的奔波。
晚上七点半,我在家,切开一支柿子,和先生分了吃掉,我起先是有怀疑的,在我以往若干年吃柿子的经历中,一要扒皮,二要等熟透软软的才能吃。记得一九七五年春节,我第一次吃柿子,是我姑父的部队里的人去陕西带兵时带回一篓给我们,我哪见过呀?上来就一口,硬不说,太涩了。这一次,将信将疑中。好吃,绝对的好吃,不那么绝对的甜,但酸甜适度,亳无酸涩的感觉,我们一连吃了3个。可惜的是,我在今早写这篇小文的时候翻看之前的微信记录里英子市长说的是连皮吃,我忽略了,把柿子皮扔掉了。好在刚打开箱,还有那么多。我准备把这箱里如此美味的柿子再做若干分配,让更多的人来喜欢。美味,还是其他的什么好东西
因为分享,带了温情,已经超越好东西本身的价值。
也许很多人不知道,在日本吉野市全球唯一的柿子博物馆里有“世界上柿子的主产国为中国,柿子的优生区在富平”这样的记载。富平在哪里?它在陕西的渭南,那里是世界闻名的柿子优生区。一九八0年的时候,国务院曾用这里的柿子招待外国元首。而这里栽植柿子的历史要追溯到汉初,甚至有传当年朱元璋乞讨的时候因食当地鲜美的大柿子得以活命。当了皇帝后,朱皇帝下令将那棵有救命之恩的大柿子树封为“凌霜侯”,并建庙做为纪念。无论是传说也好还是有记载的历史,甚至于今天它已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出口漂洋过海到世界上的许多国家,今天,放在我们手里的这一枚枚金灿灿、黄橙橙的柿子,它是有历史的,它是有文化的,它更有一份沉旬甸的情怀浸染……
本来,我在吃到这个好吃的柿子时就在想,我应该马上在“哥们儿运动”中感谢一下百忙中的英子市长,离家在外,公务繁忙,尝到了好东西还想着哥儿们,但,好像这不足以表达我的想法儿,我应该写一点小文字,来表达我对这一点一滴的关怀的细节里的感动,一箱两箱的柿子再怎么美味,它是有价的,但跨山涉水的情感,经过岁月的沉淀,又怎么来定价呢?
谨以这千多字的小文献给英子市长、忙碌的君之老兄和“哥们儿运动”里各位彼此关爱的哥儿:们,天冷了,各位保重!
二0二0年十一月十六日的晨曦微明时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