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王琼辉
武汉这个地方被美誉为“早点之都”,除了热干面,三鲜豆皮也是武汉人的最爱。我还是钟爱于位于光谷雄楚大道民族大道林双勤的三鲜豆皮店,这里有三鲜豆皮、牛肉豆皮和豪华豆皮。何为豪华?价格35元一份,包的馅有火腿丁、猪肚尖丁、虾仁、花菇丁、笋丁、榨菜丁、青豆,有红有绿,色彩丰富;皮子用绿豆、黄豆、粳米等在每天的清晨磨制成浆,再加土鸡蛋摊成金黄油亮,比一般豆皮稍厚,望着林师傅在制作,就往咽喉里咽口水。豆皮的口感很好,没有普通豆皮那一层夹在糯米和皮之间的白色面皮。糯米看上去颗粒状,闻着香,吃起来软烂,入味。
此店被食客们誉为豆皮界的“劳斯莱斯”。
豆皮的来由曾有几个版本,在湖北仙桃,一种叫鸡蛋绿豆皮溜粑,传说此小吃源于唐代,唐肃宗李亨患病,精神萎靡不振,服药无效,有道士说荆州一带有特产绿豆能治百病,于是郭子仪派专骑来沔阳采回绿豆,配以大米磨浆,加鸡蛋包上馅料摊成薄饼敬献皇上,李亨食后,果然神清目爽,不出一月即病愈。从此,这鸡蛋绿豆皮在江汉平原上与“沔阳三蒸”齐名了。
其做法是:将大圆浅底铁锅置于旺火上,点少许油抹锅底,放绿豆大米浆摊于锅内拌匀,鸡蛋打泡抹于豆皮表面层,煎一分钟。翻面。然后将糯米饭、猪肉丁、榨菜丁、葱花、精盐等和匀后摊放在豆皮上,四面折边包住,淋上麻油,两面煎五六分钟至金黄色,切成12个小方块,起锅上盘即成。色泽金黄、皮焦馅香、松脆可口。以前汉口统一街口的沔阳饭店就曾出售过类似豆皮的这种小吃。
还有一种民间传说,与黄陂接壤的孝感市三结村的故事更为详细生动。相传,三结村的名字来源于陈、祝、程三姓人家于明末清初时先后迁居于此地并义结金兰,其中一人出身于崇祯的御膳房。因当地盛产水稻、绿豆、小麦等,便就地取材,将谷物、杂粮磨浆后烙饼烹制。后来这种豆皮由熟食小贩传入武汉。
这些小贩渐渐倚门建灶,当街经营,颇受欢迎。有时顾客自带鸡蛋,要求把蛋打在豆皮上,居然色泽光亮,橙黄爽口,形成“蛋光豆皮”。大约在清代咸丰十年(1860年)武昌王府口(今紫阳路与解放路交叉处)有一家杨洪发的小店,祖传三代经营豆皮,人称“杨豆皮”。一直到第四代杨志福,生意兴隆起来,于1929年正式挂上“杨洪发豆皮馆”的招牌,是武汉最早的豆皮馆。
1937年,郭春山在汉口“美味春”甜食馆摆起了豆皮锅,不久,就亮出了“豆皮大王”的牌子。
武汉的豆皮大致上有两种风格,一种是*,没什么汁水;另一种是有卤水浇头,会显得糯米稀一点。而光谷林双勤的豆皮便是前者,属于最初始的老武汉豆皮味道,林师傅的父亲林长青早年与老通城的高金安同拜杨家为师,他在汉口六渡桥“福星居”任厨。
如今,林双勤传承父亲技艺,皮子摊得油光黄澄,糯米蒸得恰到好处,金华火腿丁、福建笋丁、随州花菇丁都规规矩矩放到位,撒上香料,翻面用熟猪油略炸,最后撒香葱,很香也很正宗的老武汉的味了。
我特意坐地铁2号线到光谷雄楚大道拜访林师傅,这位六十出头的人,魁梧结实,声音浑厚,每天清晨三点钟起床做准备,他说他这一辈子就只做好一件事,就是豆皮。从小在锅边长大的对豆皮制作有着特殊的感情,感叹某些武汉豆皮经营者,连豆皮皮子的材料都搞不清楚,用面粉代替,食材偷工减料或廉价劣质,把传统做法丢到一边,却把价格抬得很高。
在武汉小吃品种中,别的入门门槛不难,唯独豆皮工艺复杂,若要做得好,得须真材实料,制作精细,诚信待人,方能赢得食客的胃,方能在市场上站住脚啊!
打捞江城记忆 钩沉三镇往事
同一时间拍的两张照片,下图PS过
解放大道
编辑:水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