晾晒红薯粑粑 唐顺富 摄
暖冬时节,天气晴好,在湖南省双峰县乡村随便走走,你会发现许多人家忙着做红薯粑粑。
以前,人们把从地里挖回来的红薯削皮,放锅里慢火蒸煮,然后将蒸熟的红薯捣烂成泥;找一块合适大小的木板做模子,在木板上垫上一张干净的湿布,用菜刀把红薯泥均匀贴压在垫了湿布的木板上;成形的红薯饼一张张放到铺了稻草的竹垫上晾晒,晒干后就成了“红薯粑粑”,吃起来又甜又有嚼劲。
红薯泥贴压木板 唐顺富 摄
现在村民做红薯粑粑的工艺与以前大致相同,但采用的工具与食材有所不同。工具上,以前红薯搅拌用木棍,如今用上了电动搅拌机。食材上,红薯品种改用红心蜜薯。红薯从土里挖出后,先放阴凉处晾上十天半月。经过阴晾的红薯肉质轻软,去皮切片放入锅或铁鼎文火慢蒸。软糯的红薯泥放入芝麻、黄糖或白糖,趁烫加入糯米粉,不断搅拌。这样制作出来的红薯粑粑,口感更适应现代人的需求。如今,红薯粑粑花样百出,味道推陈出新,但无论怎么做,依然是浓浓的乡愁味道。
拍摄之前,摄影人需要先想好表现重点是家家户户传承红薯粑粑制作习俗的温馨氛围,还是现代制作方式影响下形式感突出的加工场景,围绕主题选择拍摄地点。在与被摄人物建立联系之后,耐心拍摄不同制作环节,也跟拍品尝或销售的场面,扩充内容,表达会更丰富。( 文/唐顺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