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下人们过正月十五,总是比过年还要热闹和丰富多彩.大多的人家在过年的几天都把该走的亲戚都走完了,正月十五就可以一身轻松地乐一乐了.在过十五的前两天,妇女们就开始做过节的食物,先是蒸馍.正月十五的馍和过年的馍有一定的区别,那馍除了枣糕和枣角馍外,还要蒸麦秸垛馍,粮装(装满粮食的口袋)馍,麦秸垛馍在一个圆面馍上挑上一层一层的壑牙;粮装馍也很简单,圆且长,像一个口袋.母亲让我吃的时候,就说,吃了以后能背得动粮食.接下来蒸猪馍、牛馍,或者蒸老虎馍,只要像那么个东西就行,总之,一切都象征着五蓄肥壮,家境兴旺.五谷丰登.再就是有炸的食物,炸小鬼腿,炸用酒谷面作的糖角,炸油砣(油饼).大人们对那些司空见惯的都习以为常了,没有太多的稀罕和兴奋,倒是这个节日给孩子们带来许多的稀奇,孩子们到了一块回争相着说,我吃了一头牛,我吃了一只老虎,我吃了一个麦装,我吃了一垛买秸.尽管这样,作为孩子这个时候对吃的已经兴趣不是很大,引起兴趣的是灯笼.正月十五打灯笼,是孩子们盼望已久的乐趣.
大人们在做完吃的后,就赶快考虑孩子们正月十五的灯笼了.家里几个孩子就有几盏灯笼,任务自然还算是艰巨.那个时候,人们大多都舍不得掏钱去买货郎的灯笼,家家的大人们都亲自手扎灯笼.人们大部分扎的灯笼是圆灯笼和方灯笼.扎灯笼用的材料是干枯了的玉米杆和秫秫杆,用粗细匀称的玉米杆或秫秫杆,长短截齐,再用做好的竹签一一将它们结构在一起,圆灯笼应该比方灯笼技术含量高一点.灯笼的框架做好后,再糊上薄薄的粉帘纸,颜色是染好了红、黄、绿,再在糊好的灯笼纸上贴上女人们巧手剪的窗花,也是剪纸.那个年代农村的女人们几乎个个都会剪纸艺术.在用颜料染得红红绿绿的纸上剪牛,剪马,剪猪,剪羊,都几乎是手到擒来,再复杂一点的是剪神话或传说的《狼老婆》、《稀屎桶》,在就是有版本的文学故事秦雪梅吊孝中的秦雪梅,说唐里的秦琼,三国里的关公、张飞,西游记里的孙悟空、猪八戒.这样灯笼就成了一件件漂亮的艺术品了.一到夜里,孩子们迫不及待地打着各式各样的灯笼走出了门外,孩子们在一起欣赏着灯笼,观赏和议论着谁家灯笼的好劣,其实那也是欣赏着民间艺术的一个盛会.人们在议论中学习着,以便到了来年模仿或者有更好的创造.如果在正月十五的夜里,天空飞飞扬扬飘着雪花,那可是再美丽不过了.正月十五雪打灯,也是人们难得的一种别具风味的享受,也是人们生活中一种境界的升华,应该说是最高最为美丽的境界。孩子们打灯笼,有的人家还要扎一大的灯笼,挂在大门上。大灯笼也不是家家都挂,只有那些富裕户讲究地挂。刘胜娃每年都要往大门上挂灯笼,他到底是在外面世界闯荡过,他的大门灯笼独到的地方,是个转转灯笼。灯笼上的剪纸是西游记上面的沙僧、孙悟空、猪八戒、唐僧和白骨精。这样,灯笼转动的时候,那些剪纸人物,就像戏台上演戏一样,出出进进了,令人欣赏的同时,还要赞叹不已。一到晚上,刘胜娃的大门口就站满了人,特别是孩子们,对孙悟空和猪八戒是看不够的。
元宵节的活动项目还很多,大家在刘胜娃门前站上一会,就恋恋不舍地去看放天灯.放天灯也离不开刘胜娃,放天灯不是他的强项,需要他来指挥,只要他一在场,大家似乎兴趣就大了许多,放天灯的人们也干得十分卖力,仿佛这天放天灯一半是为了大家娱乐,一半是为了放给刘胜娃看.做天灯的材料是用细长的蜀黍杆做骨架,外面糊白纸,上尖下圆,是一个锥子型,里面是一个十字架,中间放一个铁皮碟子,用棉花眼蘸着油点着后,用野外折来的柏枝点着,用火熏,几个人站在凳子上扶着天灯,下面不能见明火,柏枝沤的是烟,把天灯里面的氧气熏完,天灯就摇摇晃晃地挣脱人的手,慢慢地飞到空中.放天灯也有失败的时候,有的时候一不小心,下面的柏枝着了,天灯就呼的着火了.放天灯失败,第二天晚上再放.天灯放到天上后,在无边无际的夜空里,显得孤独而缥缈,又有着几分神秘和神奇,让孩子们感到一个不可知的力量。一群孩子就循着天灯的方向,在原野上呼喊着追出去很远.
以上的都是孩子们喜欢的事情,大人们呢,在这样一年一度欢乐的节气,自然也要尽情尽兴地乐一乐。那就是打锣鼓。农村的锣鼓,以鼓为主,一面大鼓有磨盘那么大,那才是真正的鼓,在现代人的生活里,那样的鼓已经不多见了。鼓槌是两根结实的枣木或者桑木精心做的,有小孩子胳膊粗,形状是手握处稍细,握着舒适,随意;再往前就稍粗,也有一个不很大的弧形,鼓槌的头翘起来,这样就没有凌厉处接触鼓面,对鼓是一种保护。鼓槌后面系一条红颜色的绸布,当打鼓人扬起鼓槌的时候,就红绸布飞扬,让鼓声有了一种颜色的感觉。配合着大鼓的是锣。别以为锣是单单的锣,锣只是一个名词,它只是个代表。村子了人说到时不叫锣,叫它们的官名:铜器。铜器是一个集体的组合。先说锣,有大锣,大锣的声音浑厚、粗犷;下来的是小锣,小锣在村子里的官名叫小更锣。敲起来声音独特,音域短促却醒目,让人听了有振奋的感觉。还有的是镲,镲的手握处一个圆的凸起的疙瘩,用的时候是一只手端平,另一只手将镲在相互地搓,就是两只胳膊前后轻轻地摆动,一只胳膊往怀里收,另一只胳膊望外推,声音柔和极有韵律;还有的是钵,两面钵的手握处是用结实的麻绳或红绸布穿在其中,用大拇指和食指之间抓住就行了,两只钵拍响不是机械地撞击,而是需要一边拍响着一边让钵在手中转着或者上下磨嚓着响彻,那又是另一种声音了。总的说这样配合起来,那锣鼓的声音就非常地耐人寻味了。打锣鼓不是随便地敲一敲就完了,那还有什么味道呢?农村打锣鼓也要有名字,一种名字一种配合,一种韵味。譬如《下粮川》,先是鼓敲,咚,咚,咚咚嚓,咚嚓,咚嚓,咚咚嚓,接着是镲的声音,钵的声音,锣的声音,小更锣的声音,各自的声音怎么分,敲几下,都是有规矩的也不能随便地敲。如果不熟练的,要看打鼓人的鼓槌,譬如打鼓人的鼓槌落在鼓中间,是镲的声音,落在偏的地方是锣的声音,落在边上是小更锣的声音,鼓槌在空中旋转,是钵的声音。鼓槌是整个曲子的领衔。在正月锣鼓的旋律一起来,全村老少男女都忘却一切地围上来,听那些锣鼓声把人们许多的欢乐,许多的幸福,许多的心酸,许多的欢笑,许多的泪水,许多的向往,都一一地倾诉出来。有的人在高高低低,呜呜咽咽,嘹嘹亮亮,缠缠绵绵的锣鼓声里,或向往,或思索,或笑,或流泪,都一一地毫不掩饰地表现出来。现在人们对唱歌有一个新名词,叫原生态唱法。那么锣鼓可不可以叫原生态的交响呢?它如果真的进入大雅之堂,一定能轰动这个浮躁的世界,也能感动人们的心灵!
指挥完放天灯,天空的那轮金黄色的圆月,就越发地明亮了。明亮的月色,使刚才还多少黯然的村庄,忽然有了生气,人们的心也都亮堂了许多。正月的天气,依然寒冷,只是这月色给了人一丝的暖意,连那光秃秃了许多日子的也镀上了一层亮色,田野也进入了人们的视野,显得宁静却缥缈,总有一团迷梦的雾一般的东西让人赏心悦目,又蒙胧得使人感到高深莫测。许多孩子懂得灯笼都因蜡烛点完了而暗下来,在门前的那棵古槐树下,人们早早地把锣鼓和铜器摆放好了,孩子们兴奋地把鼓敲响,把铜锣敲响,那是零乱的声音,却向刘胜娃在发出着召唤。刘胜娃已经按奈不住心里的*,迈开脚步向锣鼓响的地方走去。每年的这个时间,锣鼓是要彻夜敲响的。但是还是要他刘胜娃到场,那样的锣鼓就有了一种非凡的意味了。
交流/合作请加*wq6218投稿邮箱:congqingw@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