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曼罗兰的人物传记,罗曼罗兰的三部名人传记

首页 > 美食 > 作者:YD1662024-04-04 00:04:31

作者:洞见·许朝暮
俞敏洪曾说:“人生来就是受苦的,不受这个苦,就会受那个苦。”

苦难,似乎贯穿了每个人的一生。

工作的失意、经济的压力、孤独的折磨、生老病死的无奈……压垮了无数人的躯体和精神。

那么,一个人在最难熬的时候,应该做些什么呢?

网上有很多人建议:多看看名人传记。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罗曼·罗兰,就是靠自己笔下的《名人传》,走出了人生低谷。

当时,他事业受挫,婚姻失败,每每读到名人故事时总会感触良多。

为了鼓舞更多人,他汇集撰写了一部跌宕起伏的《名人传》。

书中,他分别讲述了音乐家贝多芬、雕塑家米开朗琪罗和作家托尔斯泰的坎坷人生。

他们都遭遇过命运的捶打,却各自凭借钢铁般的意志力,将苦难改写成了奇迹。

翻开这本书,你就会明白:一个人所受的苦难与收获的幸福,往往是成正比的。

挫折会推倒庇护你的高墙,却也让你看见了更广阔的天地;

麻烦会摧毁呵护你的温室,却也让你炼出了松柏般的坚韧。

苦难从你身上夺走的一切,终究会以另一种形式归来。

1

身体之苦,是命运的考验

书中的第一个名人,是音乐家贝多芬。

他自幼家境贫困,母亲早逝,父亲则嗜酒如命。

为了养家糊口,他从4岁开始学乐器,13岁就当上了宫廷乐师。

但过早背负生计压力,使他患上了忧郁症,整日在愁苦和焦躁中挣扎。

每次情绪崩溃时,他不得不用冷水浇在头顶,才能让自己冷静下来。

如此熬到25岁那年,他终于有了名气,获得了贵族们的欣赏和追捧。

不管到哪儿演出,台下都座无虚席;他随手写首曲子,就能换来大把财富。

彼时的贝多芬意气风发,自信地在记事本中写道:“我的才华无人能敌。”

然而,他还没来得及大显身手,厄运便叩开了他的生命之门。

正值事业黄金期的他,突然患上了无法治愈的耳聋症。

在耳鸣的折磨下,他的听力不断衰退,内脏也疼痛不已。

他一度连吃饭、睡觉都成问题,更无法专注地练习乐器、进行创作。

但为了保住事业,他不敢告诉任何人,极力隐瞒自己的病情。

白天,他假装若无其事,凭借经验演奏;晚上,他拒绝一切社交,独自承受痛苦。

然而,不管他有多么悲痛,都无法阻止病情的恶化。

人到中年时,他彻底丧失了听力,只能靠纸笔与人交流。

他去指挥一部歌剧时,因为听不到任何声音,跟不上歌唱演员的节奏,当场被其他人赶下了台。

他的影响力也大大下降,发表的作品无人问津,有些贵族还故意刁难他,要求他免费创作乐曲。

晚年的贝多芬,病痛缠身,落魄潦倒,一度沦落到了要去乞讨的地步。

一个才华横溢的天才音乐家,就这样狼狈地跌入了泥潭。

置身命运的荆棘丛中,任何人都避不开钝刀割肉般的身体之苦,生活之难。

就像罗曼·罗兰在书中所说:“生命是建立在痛苦之上的,整个生活贯穿着痛苦。”

在突如其来的疾病和意外面前,你我不过是渺小的微尘,风一吹便无影无踪。

唯有挣扎着前行,尽全力搏命,才有可能在命运的修罗场中找到立足之地。

罗曼罗兰的人物传记,罗曼罗兰的三部名人传记(1)

2

境遇之苦,是处世的修行

对很多人来说,身体之苦尚能勉强扛住,境遇之苦则更为漫长而煎熬。

《名人传》中,雕塑家米开朗琪罗,便在环境的束缚下郁郁寡欢。

他年少有为,25岁就名声大噪,被人们誉为意大利的骄傲。

教皇看重他,召他到罗马造一座陵墓。

仅为挑选石材,他就忙活了近一年。

但喜怒无常的教皇,很快就对陵墓失去了兴趣,将他逐出了罗马。

不久后,教皇又突发奇想,强迫他回来铸造一座巨型铜像。

对铸铜一窍不通的他,只好从头学起,一学就学了十五个月。

紧接着,他马不停蹄地制作,经历数次失败后终于完成铜像。

可他还没来得及喘口气,教皇又指派他去画教堂的壁画。

他对壁画技术也一无所知,再三向教皇请辞,却都遭到了严词拒绝。

无奈之下,他只好一边摸索,一边硬着头皮作画。

期间,他屡次因没有灵感、画作发霉而身心俱疲。

经年累月的抬头作画,更是使他的腰背变形,视力也坏到了极点。

看着自己病态的模样,他哀叹道:“这宗苦刑把我变成了臃肿的怪物。”

好不容易完成了壁画,新任教皇又慕名而来。

这位教皇坚持将建造教堂的重任,交给他这个门外汉。

于是,他再次沦为教皇的奴仆,为这项艰巨的任务四处奔走。

由于不懂建筑,他花费了三年时间进行选材与前期沟通。

教皇等得不耐烦,竟取消了和他签订的合同,害他白忙了一场。

这般幻灭的苦涩,枉费时日的绝望,始终充斥着他的余生,透支着他的才华和健康。

他腾不出精力创作自己真正喜欢的作品,逐渐丧失了对艺术的热爱。

晚年的他离群索居,日夜哀叹,在悔恨和绝望中走完了余生。

纵使早已功成名就,他也无法亲自掌舵人生方向,只能在苦海中无助地浮沉。

恰如作家温特森所说:

我无法控制任何一个重要事件。我的生活是一连串的触礁和起航。

没有到达,没有目的地;有的只是搁浅和触礁;又是一条船,又是一波潮。

很多时候,我们就像关在笼子里的仓鼠,跑得再卖力,也逃不过现实的摆布。

接纳自己的无能为力,直面人生的无可奈何,是每个人都避不开的必修课。

罗曼罗兰的人物传记,罗曼罗兰的三部名人传记(2)

3

心灵之苦,是精神的磨砺

《名人传》中,最后一个大人物是托尔斯泰。

他生于贵族家庭,从小衣食无忧,还接受了良好的教育。

凭借过人的文学天赋,他年纪轻轻就在文坛争得了一席之地。

他钦佩的前辈屠格涅夫,主动与他结为好友;文艺界的聚会也纷纷邀请他,将他奉为座上宾。

作为世俗意义上的人生赢家,他本可以尽情享受鲜花和掌声。

但善良慷慨的他,十分排斥享乐主义,一心想要造福穷人。

他把一部分树林划给农民经营,常到村里了解农民的状况,想方设法地接济贫困户。

他几度为农户的孩子开办学校,亲自找老师、编写课程,甚至因过分投入而病倒。

身为贵族,他从不自诩高人一等,反而带着家人住在家徒四壁的旧房子里。

他还和学生商议过,打算将土地都分给农民,把所有作品的版权费捐给慈善机构。

然而,身边的人都无法理解他近乎狂热的善良。

屠格涅夫给他写信,劝他不要浪费才华,早日回归到文学中来。

妻子指责他不可理喻,时常歇斯底里地撒泼打滚,威胁他放弃慈善事业。

就连他时刻牵挂的农户们,也由于认知有限,控诉他的学校耽误了自家孩子干农活。

心怀仁爱反被嘲笑,付出善念却遭践踏,他活成了人人避之不及的异类,日夜被孤独与压抑折磨。

82岁那年,内心压抑的他,选择了离家出走,四处流浪。

几个月后,他病倒在路边,身旁没有朋友,没有家人,更没有他所惦念的百姓。

他赤条条地来到这世上,最后又孤零零地离开了人间。

想起史铁生笔下的一句话:“人生来只能注定是自己,注定是活在无数他人中间,并且是无法与他人彻底沟通。”

一路走来,每个人或许都经历过苦寻知己而不得的失落,满腹心酸无人懂的痛苦。

但不被理解,本就是世间常态。

不同的经历、三观和立场,在人与人之间搭起了难以跨越的高墙。

即使身体依傍在一起,也像隔着千山万水,彼此很难产生共鸣。

我们终究只能挥别一个个过客,在荒无人烟的原野踽踽独行。

罗曼罗兰的人物传记,罗曼罗兰的三部名人传记(3)

4

苦难夺走的一切

终会以另一种形式归来

杨绛先生说:在这个物欲横流的人世间,人生一世实在是够苦的。

身体的折磨,境遇的糟糕和心灵的孤寂,总是如潮水般呼啸而至。

一次次被命运洪流淹没时,我们或许都困惑过:人活着到底为什么要吃苦?

听过医学上的一个“弥补定律”

一个人一旦身体上有缺陷,必然会产生一种弥补的机理与心理。

比如,盲人由于眼睛看不见,听觉会变得格外敏锐,甚至远远超出常人。

苦难也有这样一个“弥补定律”,你被苦难夺走的一切,终究会以另一种方式补偿回来。

1. 扛住身体之苦,换来精神的丰富。

贝多芬失聪后,处处遭受排挤,被赶出了五光十色的名利场。

远离浮华后,他不断从大自然中找寻缓解伤痛的力量,也汲取了不少创作灵感。

最终,他创作出了感染人心的《欢乐颂》交响曲,重新回到了音乐界巅峰。

2. 熬过境遇之苦,激发无限的潜力。

受制于环境的米开朗琪罗,大半辈子都在悔恨与纠结中度过。

但也正是内心的煎熬与痛苦,为他的作品注入了丰富的情感。

他自认为平庸的雕塑作品,如今看来依旧活灵活现,令人过目难忘。

他还完成了本不擅长的铸铜和壁画,拓宽了自己的艺术边界。

3. 承受心灵之苦,升华人生的高度。

托尔斯泰向外找不到共鸣,便选择向内探索,逐渐酝酿出了充满人性光辉的思想。

深刻的思想,促使他义无反顾地投身平民教育,并创作了不少哲学、伦理的思辨文章。

这些经历,让他在作家身份之外,拥有了哲学家、教育家、思想家等头衔。

马克·吐温说:世间一切磨难都是能得到补偿的。

夹杂着泥沙的命运海浪,不断向他们发起进攻,将他们抛进低谷。

但到头来,上天还是用才华和成就,弥补了他们吃的苦和受的罪。

生而为人,没有谁甘愿吃苦,总是想方设法地躲避千难万险。

可苦难从不会无缘无故出现,它是避无可避的修行,更是快速成长的捷径。

不害怕,不逃避,意志坚定地躬身入局,你定会在苦难的炼炉中淬火成钢。

翻译家傅雷曾评价《名人传》:

惟有真实的苦难,才能驱除罗曼蒂克的幻想的苦难;

惟有看到克服苦难的壮烈的悲剧,才能帮助我们担受残酷的命运。

人这一辈子,会踩到泥坑与陷阱,误入刀山与火海,经历一轮又一轮的厄运洗礼。

但苦难的存在,不是为了摧残你、击垮你,而是想要叫醒你,重塑你。

当你忍住苦痛,经住考验,去奋斗出一个迎难而上的故事,定能蜕变成更强大的自己。

就像罗曼·罗兰在书中所说:“世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在认清生活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

无论当下有多艰难,敢于与命运较量的勇者,都能把日子过得风生水起。

点个赞吧 ,与朋友们共勉。

对这本书感兴趣的朋友,点击下方链接即可购买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