墓塔林
现存灵岩寺是唐贞观年间慧崇高僧建造的。塔林中有一座方形的墓塔便是慧崇塔,建于唐天宝年间,为一重檐方石塔,全部石砌,通高5.3米。塔身的南面辟真门,券门上有火焰状浮雕;塔顶为重檐,以石板逐层内收制成,以宝莲、宝珠组成塔刹。
慧崇塔
铁袈裟
灵岩寺有一大块铁,各种方志几乎皆采“铁袈裟”之名,如康熙《济南府志》云:“铁袈裟,在长清县灵岩寺内。铁铸僧伽衣,高五尺。相传涌出地上,未详何时。”所谓的“铁袈裟”,是一块巨大的铸铁,面北立于灵岩寺东南角仙人崖下一眼清泉边,崖壁上铭刻今人赵朴初所题“袈裟泉”三字。袈裟泉原名独孤泉、印泉,名列金《名泉碑》“七十二名泉”中。
“铁袈裟”高2.52米、宽1.94米,外形不规则,正面看去,上窄下宽。其上部向右侧倾斜,左下部向前凸出,右下部后收,既敦实稳固,又显示出一种蓬勃的动势,仿佛可以随时一跃而起。一些上上下下、纵横交错的细线,像一张大网,将其笼罩并束缚起来。疏密不等的块面和线条,起起伏伏,郁积着巨大的能量,几乎要将大网冲破。从侧面看去,“铁袈裟”完整的形象不见了,变得像一片干而皱的“壳”,厚度约10~20厘米。“铁袈裟”与断崖相距只有数米,很少有人绕到其背面。背面的表皮较为粗糙,基本上看不到纵横交错的网格,幽暗的光线使得它与地面连成一体。
灵岩寺有着恢宏的过往,历朝历代的王侯将相常到此游览参拜,明代学者王世贞有“灵岩是泰山背最幽绝处,游泰山而不灵岩,不成游也”之说。如此的佛国圣境,世外美景怎能缺了您的足迹。唐高宗李治与武则天封禅泰山,数千人一起驻跸灵岩。清高宗乾隆皇帝,更是8次巡幸灵岩,留诗一百二十余首。在灵岩寺现在寺门东首摩崖石壁上,有乾隆爷题诗8首,是为“御碑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