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于1874年10月21日出生于福建省泉州府同安县集美社(今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区)人,其父亲陈缨杞,母亲孙秀妹,他有两个妻子,分别是张宝果和吴惜娘,育有九子八女。陈嘉庚先生是近代史上具有深远影响力的人物,他是著名爱国华侨领袖、企业家、教育家、慈善家和社会活动家。
一、发迹南洋
1891年,陈嘉庚先生17岁到南洋新加坡,31岁开始创业之路,最先创业开办新利川菠萝罐头厂,时隔不久,又接管了一个经营菠萝罐头厂的日新公司,后在新加坡独资创办福山黄梨园、谦和米店,1905年,增设日春黄梨罐头厂,1906年福山黄梨园开始经营橡胶种植业,到1925年,己拥有橡胶园1.5万英亩,被称为新加坡马来西亚橡胶王的四大开拓者之一,之后开办橡胶制品厂,生产橡胶鞋、轮胎和日用品。1906年陈嘉庚先生与人合办恒美熟米厂(该厂于1908年改由陈嘉庚独资经营),1916年和1917年购进二艘轮船进行经营,1947年,在香港创办集友银行。
陈嘉庚先生
二、兴办教育
1913年,陈嘉庚先生回到家乡集美,先后创办了集美小学、集美中学和集美大学,1918年集美中学和集美师范正式开学,1919年筹办厦门大学,1921年厦门大学招生开学。组织同安县教育会,对各乡小学给予常年补助。他一生倾资兴学,赤诚报国的义举,深为海内外人士所敬仰。
陈嘉庚先生刨办的集美大学
三、支持抗战
1937年8月15日,陈嘉庚先生发起成立“马来西亚新加坡华侨筹赈祖国伤兵难民大会委会员”,并担任主席,捐募新加坡币1000万元,支援祖国抗日战争。
1938年10月,南洋各地华侨爱国团体在新加坡召开大会,成立南洋华侨筹赈祖国难民总会(南洋总会),推举陈嘉庚先生为总会主席,在陈嘉庚先生的号召下,从马来半岛等南洋组织3200余名南洋华侨机工,参加了华侨机工回国服务团,在国内,南侨机工努力为抗战提供后勤保障,并辗转于云南、贵州、四川、广西、湖南以及印度、缅甸等地,环境十分艰苦,但南侨机工不畏艰苦,运送军需物资,维护整修车辆,用自己的赤子之心、报国之身有力地支援了祖国
的抗战事业。
南洋华侨机工回国抗日纪念碑
四、慈善事业
陈嘉庚先生大爱做好慈善事业,1906年11月的江苏洪涝灾害、1908年的漳州水灾、1917年的天津水灾、1918年的潮汕地震、1920年的威海饥荒、1922年的潮汕风灾、1924年的广东和福建水灾以及1929年的陕西和甘肃旱灾,在这些灾害发生后,陈嘉庚先生对灾区人民施以援手,多方筹款赈灾。如1915年天津发生水灾,计募捐20余万元送往灾区救急,通常都是他自己带头捐出巨款,并带动募捐活动顺利开展。后来,为保障对教育慈善事业的持续捐赠,陈嘉庚先生还设立了具有现代慈善特点的基金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