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之所以想解读这句话,是因为当前的形势。
疫情在海外传播之快、之猛烈,超乎想象。
一直大都以为发达国家很牛,各个方面都比国内好。
对付这个疫情也应该如此吧?
可结果实在大跌眼镜,简直毫无防守,一塌糊涂。
他们的本事,事先是集中在吹牛说大话上,说自己感染少这是个奇迹,一切都在控制之中,一点问题都没有等等。
其实就是说说而已,当不得真的。
接着发现情况不对了,就拼命地甩锅,跟自己没关系。
一点担当负责的精神都没有,说得重一点,根本就不象个男人。
再接着,就是想尽一切办法骂人。
我们是挨骂最多的。
结果没告诉他,骂;全部都告诉他了,也骂。
不捐物质给他,骂;捐了,也骂。
什么这个质量不行啊、那个不合格啊、不达标啊,总之问题一大堆。
好心好意帮别人,怎么帮成这个样子。
很多人很委屈:这个好人还能做吗?
也有很多人想着骂回去。见了发言人说了一两话硬话,就觉得很过瘾。
总觉得这些外果人太差劲了,工作差劲,作风差劲,做人也很差劲。
总之,这个新闻不能看,越看越生气。
2
有必要这样吗?
孔老师对这一点早就说过了: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作为学道之人,第一位的事情是,心不要跑,不能动。
如果你天天气呼呼的,一点就炸,心中的念头完全被外面的境界牵着跑,那你一点修养的功夫都没有。
你也永远都入不了道之门。
这里面有两种情况要区分:
其一是,见到比自己强的人应该怎么办?
列位看官,这个问题是问我们的。
不要觉得跟自己没有关系,如果那样想,《论语》读了千万遍,终究无益。
普通人,见到贤于自己的人,有的自暴自弃,有的无动于衷,甚至看不出来他人的好处。
这种人自然没法从贤者身上受益。
还有一等人,见到比自己强的,心中生起了嫉妒心憎恨心,这就不只是不能受益,还要坏事的。
外果人之所以骂我们很厉害,大约也有这种心理在作怪。当然,我们也不去测度这一点。
孔老师教我们正确的办法是“思齐。”
对贤者很羡慕,生起美好的愿望,希望能和他一样好。
然后转化为向往进步的努力。
这才是完全正确的打开方式。
3
其二是见到不贤的人,又该怎么办呢?
用现在话说,见到不好的人和事,我们要用什么心理来面对呢?
说实话,当这个不好的人和事,跟我们没有关系的时候,我们一般都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一旦这些人做得很不对,而且是针对我们的,这个时候,我们就很难不生烦恼心。
比如,眼下我们挨了很多不明不白的指责,作为一个有爱心的国人,哪一个不难受?
有的人恨不得冲上去与他们对阵一番才解气。
而孔老师这时教我们的办法是,见不贤要内自省。
要做到不动心,不被境界牵着走,就是深深地反省自己,我自己有没有这样不贤的行为?
不得不说,这一招在治心制怒方面,的确棋高一着。
4
这里面,一定要搞清楚的道理是,见到这些不贤的还损害我们利益的人,为什么不能生气、不能与之对骂呢?
管教他们一下,不是很好吗?
这个“内自省”好是好,可总觉得不够有力。
我们都喜欢有力反击,怼回去,这多过瘾。
说这话的,都是没有明白什么是“不贤”之人。
注意,这个不贤就是小人换了一个名字。
如果你和他打起来了,自己也就好不到哪里去、高不到哪里去了。
你这个作法是和小人“齐”了。多可怕!
还要知道的是,他不贤,他小人,是他有错,他德行有亏,你生气着急什么呢?
这是最要弄明白的道理。
很多人之所以喜欢生气,根本原因是喜欢拿着别人的错误折磨自己。
外果人接受了捐赠,或是我们去帮了他的忙,他回过头来骂我们,这充分表明了他们做人太差劲,恩将仇报,在现实中上演狼与蛇的样子,这不是他们在自毁形象吗?
我们为什么要生气呢?
反省反省,我们做的有什么不对的,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这不正是君子之国、泱泱中华的卓越表现吗?
5
一定要明白的是,不分青红皂白骂人的人,一定是赢了气势输了理,最后一定会遭人唾弃。
因为公道自在人心。
谁是好人,谁是坏人,都是藏不住的。
因此,越是在被人毁谤的时候,越是要明白“见贤思齐”、“思不贤而内自省”的道理。
越是要在学好、做好、越来越好的方向上努力。
这样做,一点都不会吃亏,还会不断地提升自己,赢得世道人心,最后的结果一定是得道多助。
反之,这个时候一旦是非之心很重,不在“内自省”上着力,而是到处想斗个赢,和一帮小人打得很热闹,那就什么也得不到了。
因为,我们自己这样搞,和那帮小人比起来,也好不到哪里去。
无论国家与个人,都是这样一个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