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很久很久以前,人们就对天空充满了向往的情节,最早付出实际行动的则是一个中国人,相比大家对他也很熟悉,就是那个想用火箭和风筝上天的人。但实际上他的真实名字是陶广义,而我们之所以习惯称呼它为“万户”,其原因是因为他曾经被朱元璋封为万户侯。
人类的第一次成功上天发生在1783年,所用到的飞行工具就是热气球,在生活中或多或少都可以了解到热气球这个东西。它的移动速度非常缓慢,而且承载能力十分有限。所以到了现代的时候,它一般作为一种娱乐工具而出现。今天小编就来讲一讲热气球的历史。
根据它的原理来看,最早的热气球可以追溯到中国的孔明灯身上,很多人认为孔明灯就是诸葛亮发明的,并用来传递军事信号。但并没有直接证据可以证明这一点,在诸葛亮之前孔明灯就已经出现,古代人经常喜欢讲一些稀奇古怪的发明算在诸葛亮的身上。至于孔明灯诞生的原因应该是因为做灯笼时的错误操作,但当时的人们并不打算将它做的足够大以至于能载人上天,而且用它来传递军事信号其实并不方便,说以古代的孔明灯多半就是一种娱乐道具。
在孔明灯出现一千多年以后,西方人终于发现了热气流的神奇作用,法国的造纸商孟格菲兄弟在焚烧废纸的时候,意外的领悟了这个道理。按理来说,当时热气流引发的现象已经不是个稀罕事了,只不过人们对利用它并没有什么太多的想法。没过多久,格菲兄弟就付出行动自造出了一个大型的飞行装置,这就是现代热气球最早的雏形。
这两兄弟造热气球时并没有想到它还可以载人,仅是用于娱乐表演。同年孟格菲兄弟进行了数次放飞表演,因此吸引了法国皇室的注意,这其中就不看热闹不嫌事大的,希望热气球可以把活物带上天。因此在格菲兄弟成功将羊送上天后,紧接着就把人也送上了天,并在空中停留了二十五分钟。而孟格菲兄弟也得到了属于他们的荣耀,除了被封为院士,还进入到了法国的贵族阶层,甚至法语气球的读音就是“孟格菲”。
关于热气球的原理其实很简单,就是利用火焰消耗掉气球内部的氧气,让气球内部密度小于外界,在浮力的作用下热气球就成功上天了。通过改变火焰的大小,就可以改变气球中气体的密度,这样一来升降的目的就达到了,要想紧急上上升,还可以抛弃篮筐上的配重物。
上升和下降对于热气球来说很容易做到,但在空中的时候如何做到左右移动呢?其实传统的热气球在空中并没有办法主动移动,更不要提变换方向了。唯一的方式就是借助风力还达到移动的目的,不同高度的气流运动方向也有所不同,通过不断的改变高度到时可以做到方向上的变化,就类似于水母。
在热气球被发明没多久之后,一些不甘于随风飘摇的人就决定给热气球加上动力装置,落实下来就是一个简易的螺旋桨,前期是基本是手摇的。看起来挺不靠谱的,但事实就是这样,而且这种做法也确实有用。但因为热气球自身的条件限制,加装动力这一项普遍被用在了氢气球上,也就是后来的飞艇。
参考文献《人类飞翔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