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加关注随时阅读更多相关内容!
故宫博物院珍宝馆贮藏陈列的珍品,珠光宝气,琳琅满目。从这些珍品可以看出过去封建统治者生活上的高度奢侈,也可以看出制造这些珍品的名工巧匠们的高超技艺,这是古代手工技艺在长期历史发展中逐步提高的成就。这中间有黄金制品,翠玉制品,珍珠、宝石制品,和象牙、珊瑚、琥珀、香木制品等等。每一件制品,不仅原料是贵重的,而且加工制作的形式也是非常优美的。它表现了中国人民的悠久的文化,特殊的艺术风格与审美的才能。
从中国悠久的历史看,在石器时代,就有用各种颜色的燧石制成的小的剖割器、箭簇以及装饰品等。北京周口店山顶洞人有把小型色石磨成的项链。那时期还有用贝壳制成的饰品。龙山文化时期,玉制的人面装饰、凤鸟装饰,技术上已达到更高的程度。到商周时代,在青铜制品上,出现了镶嵌艺术,常用的材料是黄金和绿松石。治玉当时更是奴隶艺术家的绝技。在安阳商代司(司是后的反写)母辛的墓中,发现了一组小玉人,极其精巧。殷墓所出玉饰也都各有特色。鸟兽的形状在图案化的型式中,表现出可爱的形态。战国时铜制的带钩,用金错嵌绿松,在故宫博物院和历史博物馆都有保藏。
我们在长沙楚墓中,曾得到各种珍贵材料的饰物,用红玛瑙、黄琥珀、白水晶、紫水晶、孔雀石、白玛瑙、有纹玛瑙,制成长形、圆形、细腰形的珠子,灿烂夺目。人工烧造的带花紫色琉璃珠,已出现在寿春楚墓中,说明烧制料器的技术当时业已掌握。
汉承秦楚的技艺,玉璧、玉、玉块、玉勒之类,又有种种发展。壁琉璃是楚汉前后的新产品,可能由于和西域有贸易交通往来,输入了新技艺。汉代从鬱林、合浦得到珍珠、翠羽、犀角、珊瑚、玳瑁等动物的宝贵原料,也为珍饰增添了新的品种。
汉张骞打开丝绸之路后,北方从中亚陆路,南方从西南海路,输入了殊方异物,不可胜计。南北朝时期各不同民族的文化,也有广泛的接触,沟通了不同的爱好与风俗。于是在装饰艺术上互相借鉴,也出现了新的风采。从西域、南海带来的宝石种类之多,更为过去所无,如金刚钻石,已出现在《大唐六典》中,与瑟瑟、赤珪、琥珀、白玉、碧玉等同列,云出波斯及凉州。当时西域波斯商人来长安者颇多,很可能是他们带来的商品之一。
到辽、金、元时,北京已是很发达的都市,在元代名大都。当时西域色目人珠宝商来大都者尤众,专有售珠市。陶宗仪在《辍耕录》卷七《回回石头》条,记有红石头四种,同出一坑,绿石头三种,同出一坑。这里所说的“红石头”和“绿石头”,大概指的是“辟玺”和绿玉。“辟玺”以双桃红色泽的为佳。
绿玉以“助木刺”为贵,到十七世纪时,助木刺写作“祖母绿”,是波斯语zumurrud的译音。英语叫做 Emerald,亦译绿柱石,是一种浓绿色的宝石,中有丝条纹理,与白中透绿的翡翠玉不同。也不是现在最贵重的星光红宝石(star ruby)和星光蓝宝石(starsapphires)(这两种产于缅甸)。“辟玺”和“祖母绿”在故宫珍宝馆中都有藏品。
《辍耕录》中还提到“黄亚姑”、“白亚姑”、“猫睛”、“甸子”等,“亚姑”即玛瑙,为Agate的译音。猫睛,即猫眼石,英语名cat's-eyes,产于斯里蓝伽。中有一缕光线,迎光转动。甸子即绿松石,西人称土耳其玉(turquois),产于尼撒不尔和起儿曼。产于云南的孔雀石,亦叫琪子。《大明一统志》说:云南安宁州有绿松石矿,称之为“碧填子”。按绿松石与孔雀石略有区别,云南出产的是孔雀石。《辍耕录》所说的襄阳甸子,即湖北省产的绿松石,较云南产的孔雀石的绿色稍淡些。这些在故宫珍宝馆中都有陈列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