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阅了近年来语文教学研究领域对《我的叔叔于勒》的主要研究成果,笔者发现关于这篇课文的解读,学术界形成了一个争议:作者同情菲利普夫妇吗?
作者同情菲利普夫妇了吗?
相当一部分老师认为,作者也同情了菲利普夫妇。例如,王君老师刊载在2008年第12期《中学语文教学》上的文章《灰色小人物的灰色理想的幻灭灭》,周远喜老师刊载在2005年第5期《师道》上的文章《克拉丽丝:一个在社会底层挣扎的苦人儿》,缪玉琴老师刊载在2012年第11期《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上的文章《是悲悯还是批判?》等等。这些文章达成了一个共识:作者也表达了对菲利普夫妇的同情。现从王君老师与周远喜老师的文章中摘录几句:
灰色的人生啊,终于又彻底回到了那慢慢长夜中去了。可怜的菲利普们,还会有衣冠楚楚的时候吗?还可能被一种关于牡蛎的高贵吃法打动吗?小人物们的弱不禁风的人生理想啊,让人一声叹息,全身寒意顿生!
——王君《灰色小人物的灰色理想的幻灭》
不把福音书拿给别人看,儿女的终身大事就难以完成,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克拉丽丝有什么力量与社会抗争?她和丈夫一样是有虚伪的一面,但我们更多的是读出克拉丽丝的无奈和辛酸!
——周远喜《克拉丽丝:一个在社会底层挣扎的苦人儿》
《灰色小人物的灰色理想的幻灭》作者王君老师
另一部分老师认为,作者对菲利普夫妇只有鞭挞。例如,萧蕴老师刊载在1994年第4期《语文学习》上的文章《生活的镜子》,陈日亮老师刊载在2011年第7期《中学语文教学参考》上的文章《<我的叔叔于勒>的“意义创构”与其他》等等。这些文章达成了一个共识:作品旨在揭露商品社会中金钱关系对人灵魂的腐蚀。作者通过对菲利普夫妇的讽刺和批判来表现这一主旨。作者对菲利普夫妇只有鞭挞。现从萧蕴老师的文章中摘录几句:
《我的叔叔于勒》是一篇典型的伦理小说,它揭示了生活中某一类人物极端势利的嘴脸。小说中的菲利普夫妇便是这一类人物的典型代表。因此,这篇小说首先是警世的,劝喻的。
势利,作为人类普遍的劣习之一,它是超时代地域的。生活中的“菲利普”早已死去,但菲利普式的人物却永远不会绝迹,他们甚至与金钱一样长寿,与莫泊桑的名字一样长存。 ——萧蕴《生活的镜子》
细读课文,笔者以为,小说中作者对菲利普夫妇的态度有一个变化过程:从同情到鞭挞。学术界似乎没有注意到这一点。
从课文中交待时间的词句来看,小说叙述的故事经历了10多年的时间跨度。“我小时候”(第1段),“两年后又接到第二封信”(第10段),“果然,十年之久”(第12段)。课文1到9段叙述12年前的故事,第10段到文末叙述的则是12年以来的故事。笔者以为,作者对12年前的菲利普夫妇是同情的,对12年以来的菲利普夫妇则是鞭挞的。作者对菲利普夫妇的态度经历了从同情到鞭挞的变化。
菲利普夫妇
先看课文1到9段。
这部分的基本情节大致可以概括为菲利普夫妇的贫穷(1、2段);于勒“糟蹋钱”的行为“逼得父母动老本”,并“大大占用了我父亲应得的那一部分”,使菲利普夫妇的贫穷雪上加霜(5、6段);于勒被打发到美洲自谋生路,并传来发财的消息(3、4、7、8、9段)。这些情节的叙述和描写饱含作者对菲利普夫妇同情。
第1段的主要信息是菲利普一家5口只有菲利普一人工作。工作极其辛苦,但仅能糊口(“刚刚够生活罢了”)。第2段则具体描写菲利普一家的贫困。“我母亲对我们的拮据生活感到非常痛苦”,这一家人为贫穷所折磨,以致于“我母亲非常痛苦”。“有人请吃饭是从来不敢答应的,以免回请”,这说明他们的生活开支仅能维持温饱,比温饱的标准稍稍高一点的“请吃饭”,他们都不能承受,即便只是一次——“从来不敢答应”。这一句也表明菲利普夫妇并没有因贫穷而丢掉人品。没有能力回请别人吃饭,就不答应别人的请求。他们不愿意占别人的便宜。无论古今中外,现实生活中贪便宜,骗吃骗喝的人并不少。课文1、2段主要传达出这样的信息:菲利普夫妇很贫穷,但不贪便宜,不失善良。作者的同情也就在这样的传达中自然地表现来了。
细读5、6段,联系生活,我们不难发现,如果菲利普夫妇对于勒无丝毫亲情,于勒是不可能有机会占用哥哥财产的,也不可能成为“全家的恐怖”。俗话说,亲兄弟,明算账。在崇尚独立的西方社会更是如此。所以,我们可以想象,如果菲利普夫妇早早与于勒划清界限——亲兄弟,明算账!你糟蹋你的金钱,你承受你的后果,和我无关。于勒无论如何是没有机会拖累哥哥的。因此,我们可以认为,正是菲利普夫妇对于勒的亲情与他们固有的善良、宽容使于勒成为他们“全家的恐怖”。贫贱夫妻百事哀,拮据的生活已经使菲利普夫人非常痛苦,占用他们财产的于勒使女主人的非常痛苦升级为“全家的恐怖”。作者在此对菲利普夫妇给予了深深的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