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菜
轻度腐败、严(盐)重好色
墙上风景碗中餐
图自《中华遗产》2015年05期
斑驳高墙,挂上一整排的腊猪腿、腊猪头,是美食也是风景,这在徽州宏村的街头巷尾随处可见,成了小村别致的招牌。摄影 / 王树培
作为享誉中国的八大菜系之一,徽菜扬名立万与徽商的奔波有关;与徽地往昔的贫困生活有关;也与食物运输的不便有关…糅合徽州文化、徽商、菜式制作的徽菜,凝聚着深沉古朴的乡情,也张扬着徽人的个性,走向四面八方。
徽味食材
图自《中华遗产》2015年05期
徽菜的主要食材:一是山珍,一是水产。皖南山区盛产的香菇、山笋、木耳,甚至茶叶皆为上品(左图),徽州内外的江河水系,贡献的则是鱼鳖虾蟹、莲子莲藕。右图中正在腌制的鳜鱼,鳞不脱、质未变,但腮已透红。摄影 / 陈辉州
一菜成名皆有因缘,腌鲜鳜鱼成名于屯溪。1840年以后,扼横江、新安江汇合处的屯溪,升级为集散中心。
为了入冬前将长江盛产的鳜鱼运往屯溪,行程要七八天。最简单的方法就是腌鲜,到了目的地,那鱼的腮还是红彤彤的。虽说腌鲜鳜鱼最初的来历有迫不得已的意味,因此便被讥为一种“穷吃”心理,但这更是智慧的体现。
浙江菜
平和中性,精致文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