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新闻报道,扬州大学附属医院急诊科一夜收治了11名因喝牛肉汤后上吐下泻、剧烈腹痛的患者。刚开始怀疑是食物中毒,后经检查发现,原来是11人都是肉汤诱发了结石病。
一碗牛肉汤,为何会诱发结石病呢?
牛肉汤看似清汤,其实里面含有大量的油脂和嘌呤,属于高胆固醇、高嘌呤食物。过多食用这类食物,会导致体内胆固醇升高、尿酸升高。当胆汁中的胆固醇过饱和、胆固醇成核增加及胆囊出现排空障碍时,便可发生胆固醇结石。而尿酸在酸性环境中,很容易形成尿酸晶体,尿酸晶体如果在尿中聚集就会形成尿酸结石。
预防结石,饮食该注意什么?
1、控制肉类和动物内脏的摄入量。肉类和动物内脏都是富含脂肪和嘌呤的食物,大量食用会导致结石的产生。
2、谨慎食用含草酸盐高的食物。绿叶蔬菜,特别是菠菜、香菜都是富含草酸盐的食物。如果过量食入含草酸盐高的食物,而尿液中的草酸钙处于过饱和状态时,多余的草酸钙晶体便会从尿中析出形成结石。所以在食用深色绿叶蔬菜的时候,不妨先汆烫一下再食用。
3、少吃糖。糖可以让尿中钙离子浓度、草酸和尿的酸度会增加,尿的酸度增加,会让尿酸钙、草酸钙沉积,诱发结石形成。
4、少喝啤酒。啤酒含草酸、乌核苷酸和嘌呤核苷酸等酸性物质,可使体内尿酸增加,导致尿酸结石的形成。
5、多喝水,不憋尿。多喝水,多排尿,有利于尿液中的细菌、致结石物质快速排出体外,减少结石的产生。
6、多吃新鲜蔬果。新鲜蔬果富含多种维生素,维生素C能影响尿酸代谢,维生素A会影响胆固醇代谢,从而预防结石的形成。
7、不吃宵夜。人的排钙高峰期在进餐后4~5小时,如果过晚进餐,接着就上床睡觉,餐后产生的尿液就会全部潴留在尿路中,随着尿液中的钙不断地增加,便会形成结石。
8、控制蛋白质的摄入量。高蛋白饮食也是诱发结石的一个因素之一,因此控制蛋白质的摄入,也可以减少结石的发生。
冬季虽然是最佳的进补季节,但进补一定要得当,应根据一个人的体质、年龄、性别、环境、身体状况等选择适宜的补品。否则,若进补不当,或进补过度,反而会损害健康。所以,冬季进补也是有讲究的。
若身体健康,则不宜进补。补品大多为温燥、滋腻、高蛋白、高脂肪食物。这类食物若食用过多,容易引发上火,消化不良,导致肥胖,孩子易发生性早熟,老人则容易导致高血压、动脉硬化,故健康人群不需要进补,只要均衡饮食就好。
从中医的角度来说,进补一般是补虚,但体虚有气虚、血虚、阴虚、阳虚等区分,所以即便体虚需要进补,也需要根据体质辨证施补。所以药补,应在中医师的指导下进补。
此外,患有感冒等上呼吸道感染疾病时,也是不宜进补的。此时进补不但不能强身健体,还有可能加重症状,不利于病菌的排出。
其实,冬季进补不仅仅是药补、食补这两种选择,调养精神、锻炼身体也是很好的进补方法。
#一碗牛肉汤把11人送进急诊室##学问分享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