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6月23日,北京下了一场罕见的暴雨,据说当年好多临街的餐厅都在忙着排水,因为大量雨水冲进了餐厅,右安门拉面也不例外,大水顺着三节台阶爬进饭馆,后来网上流传着一张照片:没膝的大水中间,十几位固执的客人蹲在椅子上,吞面喝酒,那是“右拉”鼎盛时期的写照。后来,右安门拉面搬进了旁边的底商,装修了快一年的时间,透过精致的装修、舒适的卡座、冷菜和肉串低温柜,能感到一丝文明的征兆。
大雨后的右安门拉面店内
其实在北京城里出现牛肉拉面不过30年的时间。推出这一单品的鼻祖,名叫“美国加州牛肉面大王”,它坐落在今天的隆福寺一带。90年代初期,外国连锁餐饮开始登陆北京,夹杂着这家售卖面条的馆子。我准确记得它刚开业的那段日子,门口站着黑压压的人群,足有几百,店内也是黑漆漆的一片,昏暗的灯光根本照不清桌上的吃食,三五拨儿素不相识的人挤在一张油腻的餐台上放肆地吞咽。稍微侧目,便与你身旁站着的,等着你屁股挪开的席位的人目光交织。
牛肉面三块五一碗,这个价格在当年不算便宜,不过也就一块肯德基鸡块的价格,肉和面的味道早已记不清了,只记得汤很咸,肉也干,不像今天的厨房有各路花式的加工处理。很多年后,我去加州,一家牛肉面馆也寻不见,偶然碰到日本拉面店和唐人街的川面馆,也都不是那个姓李的华侨开的。
现在说起来跟笑话似的,但凡好吃的面,除了意面,哪个不是出自咱们亚洲?但无论如何,这碗面仿佛倡导了一种标准,塑造了肠胃,使牛肉面在北京成为主流。不过话说回来,如今这面想要跻身点评四星以上的行列,还真是要憋足了劲儿努力一番才行。
关于这一期的“有面儿”vlog,我就闲扯到这里。最后想说的是,北京有大大小小3万多家面馆,风味各异,它们保持了小麦最原始的味道,代表着一个城市中食物的保守主义。
记得来三联美食关注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