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街名的由来,倒是别有一番人情味。据《古里秦淮地名源》记载,上世纪五十年代,有关部门准备在长乐路编门牌,将“干沟”各家门牌编为378号、378号-1、378号-2……
巷口处两户并列的人家争要正号门牌,不愿成为378-1号,工作人员只好暂时搁置。后来,这条无名巷其他几个大院的居民急了,没有门牌号码,亲朋来访不便,邮递员送信也有麻烦。有户居民想出两全其美的解决方法——将378号定为三七八巷,巷内各大院就有了自己的正式门牌,巷名沿用至今。
时光倒回至清朝,三七八巷一带是府衙用砖头砌成的排水沟,因此被周边老百姓称呼为“官沟”。南京地名专家薛光告诉记者,旧时南京的老百姓有口音问题,常常会把一处地名讹传为其他谐音的名字,比如南京明“天坛”旧址被叫成“天堂”“小天堂”(在建的五号线地铁的小天堂站名便是源于此),这“三七八巷”的前身“官沟”也遇到这种情况,被人讹传为“干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