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人喜欢吃红鲟,因为红鲟滋补,有“海上人参”之称,红鲟是一种性格非常凶猛的肉食动物,真正的横行霸道,喜欢居住在近岸的温暖浅海区,打洞穴居游泳觅食无所不能,以鱼虾贝类为食。
正因为红鲟的这种凶残性格,闽南人认为吃了它会很有力气,于是,红鲟是助产妇恢复的好食物,红鲟是助孩子生长的好食物,红鲟尤其是男人的加油站。
何谓红鲟?红鲟活着的时候并不红,是灰青色的,学名拟穴青蟹,梭子蟹科,属于青蟹,“青”色的!
这种动物最适宜的生存水温为18~25°C,水温在18°C以上时,雌蟹开始产卵,幼蟹频频脱壳长大,水温升至37°C以上时,青蟹不摄食,水温升至39°C时,青蟹背甲出现灰红斑点,身体逐渐死去。
所以温度升高,煮熟的青蟹就慢慢变成了红鲟,闽南人习惯把青蟹叫成“红鲟”,不管它是生是死。
而当水温在15°C以下时,红鲟生长明显减慢,水温降至7~8.5°C时,停止摄食与活动,进入休眠与穴居状态。白露之时,秋高气爽,此时的红鲟最为丰腴,因为它们要储存能量过冬。
正应了那句,“秋风起,蟹黄肥”,此时不吃红鲟枉为吃货。
红鲟因公母分两种,公的为肉鲟,母的为膏鲟。肉鲟似乎没什么营养价值,如果是交配多次的公鲟,其肉质松垮,毫无营养可言;但要是青春期正当年的大公鲟则最有力量,它的两只大脚钳让人随时觉得那是可以将人至于绝境的武器。而红膏母鲟则因为膏满黄腴,成了人们心中最为滋补的食物了。
无论公鲟母鲟,它们的黄膏腴,说白了,就是它们的精子和卵子,比如交配后的母鲟为“空母”,经过一个月后,卵巢成熟饱满,呈橘红色,就是所谓的“红鲟”或“膏鲟”了,此时的红膏母鲟营养价值最高,售价也最高。
是不是有点不可思议?哈哈,但吃的时候会忘却一切,只留唇齿香。
我今天寻得的一只大公鲟,这两天都在做蛋黄月饼,有许多弃之不用的蛋白,想来用蛋白来蒸一只大公鲟实在好看,权且把这道菜命名为“踏雪红鲟”吧。
【踏雪红鲟】
准备食材:大公鲟一只,蛋清若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