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光顺出仕官商 白伯生封官受命
圆方著
二十五日镖队启程,华业向大龙告假一天,后面轻装赶上。二十六日福兴郡主府两所私塾同日开学。华业将二人送到门口,门前有俩书童劝阻家长入内。各家家长隔着花瓦往里窥探,面上无限期盼,天下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可见一斑。芷芬、止安各献上拜师六礼和二两心意,另赠一根戒尺。
老先生皓首苍容,眉目爽朗,他抓起戒尺,以指头划抚两面又空打两下:尺面光滑如镜,倒角圆润流畅,正面雕绘‘老马领路图’,背面书写‘严师出高徒’。老先生很是满意,说:这戒尺很趁手!旁边一帮小公子斜眼看向止安,暗暗咬牙:这小子真傻,竟自行找打,还牵连我!想必后头有苦受!
华业疾行三日赶上镖队,梁正毫问起缘由,他从当初收养止安说起。梁等人听后大为感动却又替他不值,还给算了大帐:两张口一年吃掉七百斤米,折银四两,两季束脩又花掉十两,墨水钱还没算,跑一年镖也省不下十两银子!4
众人都想当然:白养也就罢了还供他上学,竟连丫鬟也有书读,实在匪夷所思。丫鬟顶多用个几年,到十七八岁就打发嫁人,到时岂不折大本!
陈规旧俗根深蒂固,绝非三言两语所能撼动,华业一笑了之。
很快又到岁末,私塾放假,止安捡柴禾,芷芬砍松明。贫寒人家油盐都吃不起,何况照明。灯油蜡烛一般只有殷实之家才燃得起,普通百姓大多都点松明,即便备有油灯也不会多点。松明易得耐燃,深得贫苦大众偏爱。夜下赶工,洞中采矿,也多用松明照明。
松明即富含松油之木,大多由人工促成:先选几棵大松树,在凸面剥去一片树皮再砍上数刀,破处便泌出松油,以覆合伤口,半年后即可劈下一层富油松木,此后可反复砍削,直到树心为止,数年后可自行愈合。曾有辞官隐者在《松居》中提及此物:
不堪吏目烦,怃然遁离京。
卸去功与名,舍弃臭铜银。
山上取松明,竹下抚幽琴。
野人不寂落,知音有松林。
已是腊月二十九,哥迟迟不归,芷芬不免心慌,她添了两片松明温习功课,忽然听到院门碰响,赶紧托起灯盘去看。
“哥!”
“是我。”
“吃了没?”
“没,镖队为了今晚赶回来,没吃晚饭。”
“那我给你煮面?”
“二两就行了。”
……
年三十,码头集市一应俱全,比之往常热闹许多。华业赶着置办年货,对联、爆竹、酱料都好选,买菜总让他为难。活鸡、活鸭自不好买,居士一般只吃三净肉,所谓三净肉即不见*,不闻*声,不为我*。
芷芬止安煮薯浆,贴对联。2
“出,入,平,安。”
“这个贴门头。”
“这是什么字?”
“哥,这是什么双?”
“富贵双全,贴正厅。”
“这个是,呃,什么安?”
“你只认得自己的名字,什么民安?哥!这个是什么字?”
“國泰民安,贴正厅。”
……
满桌盛宴,一顿饱餐,说说笑笑,聊到深夜。村里陆续有人放炮,噼噼啪啪响个不停。新联、新衣、新碗罩,红包、红烛、红灯笼,声声炮响,点点微雨,阵阵北风,果然一番年味。
快到子正时,止安芷芬挂起爆竹,等待官府报时。一会,忽然到处炮响,止安大叫:‘到点啦,到点啦,快点爆竹’!哥递给线香:‘快点。’
一阵鞭炮响过,散发浓浓炮味,留下一地红纸。忽见西面闪烁,芷芬爬上竹梯见郡主府正燃放烟花:“哇,好漂亮啊,哥你快来看。”
止安性急,蹭蹭而上,两人并排观赏。
华业看了一阵,叮嘱:“年三十守岁,不熄灯,要点到天亮。”
启元2018年大年初一,家家户户忙拜年,三人都不在父母身侧,长兄为父,华业堂下正坐,芷芬止安依次叩头:
“哥哥今年财源广进万事如意”,芷芬祝道。
“聪明伶俐,学业有成。”
“福禄双全事事顺利”,止安祝道。
“学业有成,快高快大。”
……
来榕城已大半年,一直没得闲时,华业总想抽空带他俩四处转转。初一正好吃素礼佛,登高拾柴,三人陪三姨登顶天马山,各拾柴一把高兴而归1。
话说启元2012年春,大儒商胡光顺在白云寺返家途中被晋王世子召见。随后进京依计行事:先资助几位贫寒学子,再请他们引荐其他两院的寒门学子,两三年间,先后结识资助六百师生。
胡为人谦逊睿智,疏财慷慨,不管是在学或已出仕,见面只嘘寒问暖,闲聊琐事,从不提及回报之事。说:胡某惋慨幼时家贫,不曾有学,以致报国无门,出资助学,只盼诸位翘楚高才尽心读书,将来能报效国家,也算他一份功劳。
胡善人之美名逐渐传入内宫,叶氏听闻洛京有巨贾造访,念及朝廷正缺钱粮养兵,为防皇帝抢先,赶紧召他进宫觐见。胡光顺头回觐见,便献上白银十五万两、大珍珠十斗、玉器珍玩一批,约有五万两之多。叶氏见他恭顺知礼,十分欢喜,当即封他为漕运副使,至于所得财宝全入私库。
官商互利,自古有之,胡光顺虽只领了个虚衔,却因此能在官场群僚中穿行无碍。此后数年,先后抢占苏、皖、鲁三省生丝、药材、茶粮买卖。据传,到2017年底,胡氏产业一年周转总额竟达两千万两!可谓富可敌国。在‘苏河之战’中他被委以督办粮械、漕运等务,又自筹大米十万石支援前线。原本粮械早已到位,不料贾贞偏心,优先供给独淞、麻琳、李城三部,将柳金廷部留到最末,以至于辛罗兵总以此为借口,迟迟不前。
苏河惨败,百官一改当初鼓噪激昂之态,转而众口一词,痛骂独淞冒进、柳金廷无能,却始终无人提及贾贞一字。皇帝心知肚明但无能为力,任由他们装腔唱大戏。戈酋之祸远比刘郑之乱更为严峻:四省地域辽阔,粮草充足,小族众多,又有白狄竭卢在侧虎视眈眈。朝廷必然要再度出兵,然而苏河一役,损失兵马器械无数,总要备齐兵甲才好再战。
现役火炮笨重难移,只能守城作战,不能对付*骑兵,工部决定铸造轻型铁炮。此时一斤黄铜能换三斤精铁,三百斤铁炮只需耗费一二十两,一副盔甲四五两。《新典》上说往铁水中参入锰、钨、锡、铬、镍、碳等元素可造出各种钢材。锰、钨自古有之,只是稀有难得,远不足用。至于铬、镍更是无从谈起,看世间大地渺渺大海茫茫,何处有大山张口自呼:‘我是铬山,快来取我,我是镍山,快来搬我’。且不说矿山,即便有矿石拦于道中,又有几人能识得。工部烧炼几百样件,仍不知铬、镍为何物。
苏河惨败损兵折将,叶氏不敢再轻举冒进,严令各军招兵买马练武演阵,来年务必一举荡平罗苫,以雪前恨!但北方各军先受甘粤之乱,再经竭卢之变,后历罗苫之祸,累计阵亡三十余万,损失人口达百万计。百姓为躲避兵役,南逃藏匿者无数。兵部虽已几番海告,却迟迟招不来精壮健儿。公西显滨谏言:北军锐气受挫,何不请粤、川两镇出兵襄助?一来减轻朝廷负荷,二来也能窥探两镇势力。
显滨曾在独淞部任副总兵,兵败溃散后聚拢本部残兵,回师再战。他单手持刀率几百精锐数次*入敌阵,虽无战功可表,但其骁勇无畏之志深得将士敬仰,朝廷算他功过相抵,留职任用。兵部尚书戚端华以为:藩镇拥兵自重,毫无忠信可言,若令藩军出藩,只怕遗祸无穷。叶氏忽地记起:有数万兵马已磨炼许久,只是未曾出战,不知战力如何。于是派人分赴各地,校验军容士气……
长沙郡白家大院:
白伯生刚送走知县,回到书房继续与大子白敬研习北方地理。
“哎呀,这地图都看了几个月了,怎么还没个信啊,我看又是白忙一场了”,白伯生道。
“放心吧,京城那位刚来了信”,白敬道。
“哦?说了什么?”
“他也不说准,估计过两天就到了。”
“那我马上把所有人都召回来,亮给天使看一看。”
“不,绝不能这么做,恰好相反,只能示弱不能示强,而且还要推托不去!”
“那如果朝廷看不上我们怎么办?”
“看不上最好,一旦暴露了势力,宫里那位就会忌惮我们,到时候只会让我们去送死”,白敬冷厉道。
“那只能做偏师?”
“能做偏师最好,免得跟大军混在一处,受他们胡乱指挥,我们只领自家人马更好调度。”
“嗯,有道理,就怕被拉去做杂役,上不了阵。”
“杂役也不怕。”
……
天使如期而至,白伯生依计而行。天使说要检阅白家乡勇,伯生请他到演武场,只见两位老拳师正教一帮少年练武,圈中有人喂马,扫粪,仅此以外,不见一兵一卒。估计这白家只事生产不重演练,看来是白跑一趟了。白伯生当面遣几位家丁速去召集乡勇回营。是日陆续有人返营,明日勉强凑得三千人。第三日集结演练:乡勇取弓列队,令旗一挥,拉弓搭箭。
‘咔嚓’,木弓断成两节,打了弓手一脸。天使先是瞪眼一惊,随后忍着不笑……
靶场试箭拉断八张弓,持刀对练又砍断三把刀。白伯生羞愧难当,连连致歉,说是:庄园缺银子,打不出好兵刃,但忠君报国之心不曾懈怠,即便上不了战场,哪怕能为朝廷牵马扶车也是白某之幸。
这白员外明知自不量力却逞强卖好,无非是想讨个一官半职以光耀门楣,天使心知肚明,笑而不语。
“您看我这乡兵练得如何”?白伯生卑伏道。
“嗯……还行还行,你这总共多少人。”
“十五以上六十以下一共七千三百人。”
“六十太老了,算十六到四五吧。”
“呃……大概五千左右。”
“朝廷希望你能出兵助力,你怎么看?”
“呵呵,并非小人怕死,实在是力不能及啊,我这几千人武艺虽也不差,就是兵甲不全,只怕会误了战事!”
天使听他哭穷,知道是有所求:“说吧,想要什么?”
“不敢不敢,打仗还是要有好兵器,听说官兵用的鸟枪很是厉害,呃……”
“嗯,鸟枪确实比弓箭好使,你要这个也不算过分,还有吗?”
“能不能请皇上赏赐几副盔甲?”
“呵呵,老实跟你说吧,朝廷也在练新兵,一个兵一年的粮饷至少三十贯,一副盔甲五六贯,鸟枪三四贯,战马吃得更多,养兵三十万,一年就要耗掉上千万贯啊!”
天使虽有些夸大其词,但分寸拿捏的极好,白伯生自不敢驳他:“如果没有战甲,两军对垒必然会吃亏,还请天使为小民出个良策。”
“只要你肯出兵,火器盔甲都有,但是要出钱买,等打了胜仗自然少不了赏赐,太后给了我密旨,你听好。”
白正要跪,被天使一把拉住:“密旨!别声张,更不能传出去,太后说:民团协助王师出战,需自筹兵刃,战场所夺的银钱、牛马、兵器除违禁物外,一律不必上缴,以慰将士劳苦……听清楚了?”
“小民听到了”!白伯生颔首道。
“好,快回去令有明旨要宣!”
白伯生回到家中与白敬一道,洁手净案,上香跪迎,屏退闲人。天使请出圣旨,白伯生偷偷抬眼一瞥:是一道黑牛角轴蓝底三色圣旨,内心狂喜。话说这圣旨也分品级:一品为玉轴,二品为黑犀牛角轴,三品为贴金轴,四、五品为黑牛角轴。旨未宣,自已知:至少是五品武将之职。
“朕绍鹰骏命……”
过去,戏者、像生每每说到天使宣旨,必是一卷锃亮黄绸,开头又绝对是‘奉天承运,皇帝诏曰’3。圣旨一亮,全家老少一个不少,齐刷刷跪倒一大片。估计是那说书人压根就没见过圣旨,胡编乱造以讹传讹,以至于普通百姓都误以为真。
圣旨造材虽有规制,但也非绝一成不变。卷轴除去玉、犀牛角、贴金、黑牛角以外也有木轴或无轴。绫锦也是五颜六色,五品以上用三色、五色和七色,五品以下大多为单一纯色。
白家父子受封参将、副将,可谓是喜从天来。送回天使后,白伯生将圣旨供进祖祠,命人改换门楣,告慰祖先。新楣落成这日,附近官吏纷纷前来道贺。半月前知县到访,白家跪地接迎,如今白参将官至四品,比这七品小知县,官高五级,岂敢不拜!
肥东黎家、项城袁家、荆州王家离京城较近,已于数日前接到旨意,各自都封了官。其余各地十几处小民团也相继收到诏令:加紧练兵,共力讨贼!
话说,广南王侯大构大肆修路,使全境四通八达,行军运货便利许多。川蜀成西王李中峻听天师樊重九言:专研《新典》,伐木垦荒,媾和四邻,数年间与西北伪赵、云贵土司相安无事。锦城学院和工部为解读《新典》,可谓千方百计绞尽脑汁。李中峻看不得那天书,只能琢磨呈上的注解和摘要。
注解上说:大盛世时百姓无须出门也能观览天下奇景,雪山之巅、幽海之渊、南极之夜、北国之春。指尖轻轻一滑,房中便能幻出种种绝妙幻境,也能步入其中游戏娱乐:调兵遣将,决战沙场,星际争霸,如同身临其境,奇妙不可名状。闲坐家中也能吃遍天下美食,宅男宅女只须对空一指,指尖便能幻出各式佳肴,点中该菜品,天边饭店当即蹦出一支箭筒,疾飞送来。此‘箭’极快,可破空断电,转眼即逝,唯见幻影,不名其状。飞箭四周有白晕环绕,形如喷雾,片刻间穿越千里……若非真是神话,否则如何能使出这七十二般变化?
音障云
《新典》中也不全是玄技秘术,也提及基础科学。依照典籍所述,军匠已制出绿矾油(稀硫酸)、电机、燃气等数十种器物。可惜天师樊重九已于两年前飞升,成西王痛惜不已。李家是否能稳据天府,在于能否富民强兵。
臣下建言:《新典》中凡涉及体制、兵器都隐晦不说,可见是先贤有意为之,但从字里行间,择选其中名字,也能推断一二。好比研究所、养老院、无人超市、中国空间站等等。王觉得有理,连忙追问。臣回:所谓‘研究所’大概是民间药坊、铁匠铺、商团一类……
大臣本以为,可在民间设立藏书馆和研究院,可借民智、民财振兴百业。李中峻担心绅豪忠心不足,一旦造出先进武器,未必会拱手相让。若有神器在手又有族群附会,谁会甘于屈居人下!无论是镭射氪枪,或是反甲神狙,据说都能毙敌于数里之外,且是百发百中,贯木穿铁。若真如此,即便整日闭门不出,也防不住刺客狙*!
成西王听闻养老院一事,想起当年南下避难时,饥病交迫,陈尸荒野,悲惨无状,遂决意重办居养院,让治下孤老居得其所。中国自古注重敬老尊贤,《礼记》有云:‘凡父母在,子虽老不坐。有虞氏养国老于上庠,养庶老于下庠;夏后氏养国老于东序,养庶老于西序;殷人养国老于右学,养庶老于左学;周人养国老于东胶,养庶老于虞庠,虞庠在国之西郊。有虞氏皇而祭,深衣而养老;夏后氏收而祭,燕衣而养老;殷人冔而祭,缟衣而养老;周人冕而祭,玄衣而养老’。
其中‘凡父母在,子虽老不坐’,易行难得,事简理深。纵观世界诸国历经千万年,可曾有如中华民族一般注重孝道?《礼记》所记是夏商周旧朝故事。西汉初立时,皇帝及时颁布养老诏令:凡八十岁以上老人均可受‘养衰老、授几杖,行糜粥饮食’。到汉文帝时,又诏曰:‘老者非帛不暖,非肉不饱。今岁首,不时使人存问长老,又无布帛酒肉之赐,将何以佐天下子孙孝养其亲?今闻吏禀当受鬻者,或以陈粟,岂称养老之意哉!具为令。’随后,南北朝梁武帝在京师设‘独孤院’,‘安养单老孤稚不能自存者,主者郡县咸加收养,赡给衣食,每令周足,以终其身’。
再到唐、宋、元、明、清,乃至本纪恒、盛、景、兴、苏、章、华、齐、申、裕各朝,都在各省州府设有济养院。只是,每逢国家治、乱更迭,朝代更替,必然波及养老事业,官府自家都发不出禄米,谈何周济百姓!
注说:
1、吃素,民间素食不同于道场斋饭。登高拾柴。意为步步高升,随手拾财。
2、薯浆,一般用木薯,南方山薯,易种高产,不易消化,微毒,不宜多吃,其干粉煮浆可代替浆糊。
3、像生。像生指演口技的人,相声指相声艺术。
4、两季束脩。不同私塾开学时间不全相同,有时可能是三季。如:刘伯山著《清代徽州塾师的束脩》,门人一年交三次束金,一次500-600文,另有鸡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