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董大懂 一日一菜(455)#
苏东坡有《元修菜》诗:
彼美君家菜,铺田绿茸茸。
豆荚圆且小,槐芽细而丰。
种之秋雨余,擢(zhuó)秀繁霜中。
欲花而未萼,一一如青虫。
是时青裙女,采撷何匆匆。
烝之复湘之,香色蔚其饛(méng)。
点酒下盐豉,缕橙芼(máo)姜葱。
那知鸡与豚,但恐放箸空。
春尽苗叶老,耕翻烟雨丛。
润随甘泽化,暖作青泥融。
始终不我负,力与粪壤同。
我老忘家舍,楚音变儿童。
此物独妩媚,终年系余胸。
君归致其子,囊盛忽函封。
张骞移苜蓿,适用如葵菘。
马援载薏苡(yǐ),罗生等蒿蓬。
悬之东坡下,增卤化干钟。
长使齐安民,指此说两翁。
并在题注里有这样叙述:“菜之美者,有吾乡之巢。故人巢元修嗜之,余亦嗜之。元修云:使孔北海见,当复云吾家菜耶?因谓之元修菜。余去乡十有五年,思而不可得。元修适自蜀来,见余于黄,乃作是诗,使归致其子,而种之东坡之下云。”这几句道出了对元修菜的喜爱和思乡之情。
东坡笔下的元修菜,叫巢菜。得名元修菜,与苏轼的同乡兼好友巢元修有关。常被人误为豌豆尖或红薯苗,实际上是野豌豆尖,当地人称“红苕尖尖”,又称“肥田草”。与酒同进时容易喉头水肿,妇女和孩子最爱。巢菜又分大巢和小巢。陆游《巢菜》诗序:“蜀蔬有两巢:大巢,豌豆之不实者;小巢,生稻畦中,东坡赋元修菜是也。“陆游曾寓居四川多年,其说法当有所据。当时有两种食用方法,一种是熬巢羹: “加糁啜巢羹”。 另一种是做巢馒头: “一盘笼饼是豌巢”。将巢与肉馅包在馒头中。陆游在家乡吴地又吃到这种美食的时候不禁慨叹“风味宛如在醴泉蟆颐时也。”
几个月前去成都松云泽吃的“苕菜狮子头”,这个苕菜就是元修菜,细闻,透着清香。元修菜呢,可粉蒸,可炒,可烧,可汤,可做汤羹。也多有人拿干制品熬粥的。
四川自古地肥土沃,温暖富饶。苏东坡曾在《春菜》诗中,道出了蜀地一年四季蔬菜量富味美。别的地方天寒地冻没有新鲜蔬菜时,四川人依然能大吃特吃,冬寒菜,豌豆尖,藠(jiào)头,萝卜缨,莴笋尖等。比如吃豌豆尖,沸水一烫就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