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8月28日,*率领中国共产党代表团从延安飞抵重庆。这一消息震撼重庆全城,柳亚子因此写诗称赞*是“弥天大勇”。
在此之前,为了国家民族的利益,为了团结教育全国人民,中共中央决定接受蒋介石的邀请,派*、*、王若飞赴重庆与国民党进行谈判,并于8月25日发表《中共中央对于目前时局的宣言》,提出了“和平、民主、团结”三大口号和六项紧急措施。这一英明决策受到全国人民的欢呼和全世界舆论的赞赏。
经过43天的谈判斗争,1945年10月10日,中国共产党谈判代表*、王若飞与国民党谈判代表王世杰、张治中、邵力子在重庆曾家岩签订《国共双方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
那么蒋介石为什么放走*?按照蒋的说法,他是希望用这个方式来感动中共、感动*。但更重要的,我想是因为蒋介石担心苏联和美国的反应。还有,蒋担心中共的军事力量。*去重庆之前是做了准备的,他告诉党内同志:我到了重庆有可能会坐班房,也好,我可以借这个机会读点书。毛还跟刘伯承、*讲,你们给我好好地打,你们在战场上打得越好,我在重庆就越安全。
把*送走的当天,蒋介石在重庆林园官邸散步,他想,把毛放走了,这个事情究竟对还是不对?然后他在日记里写了两段话。他说:*这个人阴阳怪气,绵里藏针,不好对付。后面又说:我料定毛这个人不能成事,他终究不可能逃出我的“一捂”。“一捂”是他的原话,也就是说蒋介石有这个准备,将来会用战争解决问题,毛最终不会逃出他的掌心。
这也是*第一次来重庆,充分显示了领袖的大度与勇气。
今天十月十日,回首看看歌舞升平之前的百年沧桑,回顾一下辛亥革命与重庆谈判,一首杨慎的临江仙不禁浮现脑海: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本文资料来源于网络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