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二)早上九点上了30路,安全又舒适。
这路公交我坐过好多次,经过的站点耳熟能详,有几个甚至都曾经是我上下过的目的地。
我步行来到北京路中学这个站,有辆30路刚刚过去,电子提示屏幕上显示下一班还有6站。
六站就六站,反正也没什么急事代办。
在这个全民拼消耗拼纵深的时代,我必须耗得起,哪怕是假装。
婉拒了午饭火锅的突然邀约,也就没什么杂事,等待30路的过程我可以适度放松各种心情。
那个火锅肯定要吃,但不是今天,我需要继续调整,才能去吃这个火锅。
连续来了好几个电话,都是沟通。这是一个通联的世界,一切都在通联。
哪怕我在站台上,也不耽误对接整个世界。来了三个电话,其中黄总的最为关键,我们做了全面的沟通,针对一些必要的问题。
上了30路,西行路漫漫,我闭着眼睛假寐。车上人很多,比我闲的比我无聊的,从来就不缺。
整座城市实行各种优惠,真正掏钱坐车的没几个,刷卡器上那个电子女声汇报着各种优惠卡的名字,就连身份证只要过了六十,都可以免费乘车。
这未必是城市的温暖,反而让这个城市显得不伦不类,文明还没到一个高度,加上穷这个事实,硬装就没了韵味。
这趟从石臼开过来的30路,经常的人满为患,我好几次都没有座位,我也不在乎,反正整个城市的东城西城不过也就那么点距离,还来不及深情款款,终点就到了起点,被迫下车了,似乎一切都还没发觉。
正月十二那天,我姑父大清早就过来各种检查各种准备,狠下心来彻底解决“腿疼的走不动路”这个实质性问题。
我乘坐30路过去就是看看这个“惠民工程”如何往前按部就班的推进。
正月的天没多少冷性,季节也处于残冬。中心医院的服务上来了医术认真了,病人的赞誉和信任就多了,自然车满为患。
一切检查都往前安排,我到的时候只剩大小便还没化验。我姑父精神状态很好,他村里五六个这样的病人,都做了手术恢复效果令人满意,他并没什么担心。
中午的时候我姑父一个劲的催促着我们去吃饭,星期天的早晨我喝够了养生茶,并没多少饿意,架不住我姑父再三的催,我就跟我表弟去了桥东头那个“一碗豆腐”。
那是家开了多年的店,做的豆腐家常味,虾酱蘸水很过瘾,我吃了几会,比较信任。
我表弟饭量一点也不比我少,换句话说敢跟我叫板饭量的我表弟是2025第一人。
我俩每人一碗卤水豆腐,吃了三个煎饼,炸了一盘黄煎鱼,我吃了两条,一盘炒花嘎,我俩都吃光光。
那顿饭撑得我不赖,表弟的肚子凸得很远,无论远观还是近瞧都是一个未来橡胶圈大老板的范。
吃完饭我顺便在门口坐上东去的30路,回家睡午觉。
午觉是养生课里最不可缺少的神圣一环,哪怕半小时也要充满仪式感。我通常最多一小时,睡多了反而起到降低效率的反作用。
生活需要慢下来,任何场合都需要长情。就像我姑父这腿部手术,疼了好几年,实在受不了了,才来接受最先进也是最同行的西医置换疗法。
当一切都看破了看穿了看透了,真的,一切不必太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