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磊,可千万别一时冲动,这婚姻大事,还是得慎重再慎重啊!”胡博文满脸焦急,义愤填膺地劝着。一想到那个又黑又胖、还爱瞎折腾的会计独女陆寒梅,他就满心厌烦,在他心里,陆寒梅简直就是知青院的一场噩梦。
在这个物资匮乏、人人都吃不饱肚子的艰苦年代,陆寒梅却被身为会计的父亲养得肥嘟嘟的。她还特别爱折腾,本身肤色就黑,竟还把面粉糊在脸上。一到天热出汗的时候,面粉被汗水冲得一道道的,那张脸别提多难看了,简直丑出了新高度。
她先是跑到知青院讨好陈书涵,可陈书涵连正眼都没瞧她一下,直接无视了她。
吃了闭门羹的她,又马上转而投向海洋,结果被海洋毫不留情地训斥,骂她丑人多作怪。
但这接连的打击不仅没让她收敛,她反倒变本加厉,厚着脸皮继续追寻下一个目标——朱玉贵。朱玉贵也没给她留丝毫情面,直截了当地告诉她自己已经有女朋友了。
也不知道是谁教她化妆的,她用烧火棍把眉毛画得粗粗的,跟两条毛毛虫似的,脸上的腮红涂得像猴屁股一样,衬得她愈发丑陋不堪。她还天天像个狗皮膏药似的赖在知青院,怎么撵都撵不走。
陈书涵望着围在张磊身边、一个个义愤填膺的众人,心里不禁泛起一阵好奇。这个陆寒梅究竟是有多大能耐,能让这些平日里各有心思的知青们如此团结一致地反对她。
他的嘴角微微上扬,玩味地摸了摸下巴,暗自思忖:既然她被大家视作奇葩中的奇葩,可为什么自己之前受伤养伤那段时间,却一次都没见过她呢?
这时,海洋用肩膀轻轻碰了碰陈书涵。陈书涵疑惑地转过头,海洋给他使了个眼色,示意他看向一个方向。
陈书涵顺着海洋示意的方向望去,瞬间就明白了他的意思。
女知青之一的付燕正眼神落寞地凝视着一脸决绝、视死如归的张磊,那眼神里满是心酸与无奈。
不管大家怎么苦口婆心地劝说,张磊始终一言不发,最后劝说的几人只能无奈地败下阵来。
女知青们神情木然,默默地走进厨房,开始清理厨房、洗刷碗筷。
郑晓光和张政宇俩人拿起扁担,挑起空桶,朝着不远处的水井走去。一路上,两人小声嘀咕着张磊的事情,言语间满是对张磊的同情,不过他们心里也清楚,张磊十有八九是要和陆寒梅结婚了。
知青院渐渐恢复了往日的平静。陈书涵拉着海洋,两人在知青院大门口边聊边等送鸡蛋的侯阿婆。
两人等得有些不耐烦的时候,一个身影缓缓出现在视线中。
侯阿婆步履蹒跚,每一步都迈得缓慢却又坚定,朝着他们慢慢走来。
陈书涵一看到侯阿婆,瞬间快步迎了上去,语气诚恳又带着歉意的说道:“候奶奶,辛苦你亲自送来!”
“陈知青,我的邻居知道今晚我给你们送鸡蛋,就把她家的鸡蛋也让我一起带过来了,你们还要吗?”侯阿婆看着陈书涵的脸色,有些小心翼翼地问道。她家里小孙孙生病,把钱都花光了,还欠着药铺5元钱,就指望卖鸡蛋的钱买点盐和火柴呢。
“一共有多少个?”陈书涵一听,顿时欣喜若狂,声音都不自觉地提高了几分,急切地问道。
“一共四十个!”侯阿婆见他似乎有全要的意思,原本忐忑不安的心瞬间放松了下来,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淡淡的笑意。
“您等我一下,我先把鸡蛋放在房间,然后把装鸡蛋的小篮子和钱给您拿来,可以吗?”陈书涵语气十分温和,就像对待自家长辈一样。
侯阿婆根本不担心他会赖账,这陈知青来村里都两年了,虽说平日里看着冷冰冰的,不太爱说话,但心底善良,村里不管是老人还是小孩遇到难处,他都会毫不犹豫地出手相助。
海洋陪着侯阿婆聊天,房中的胡博文和伟平听到外面的动静,好奇地走出来。
看到陈书涵手里提着用柳条编制的小篮子,里面全是鸡蛋时,惊讶的张大嘴巴,眼睛瞪得滚圆,满脸的不可置信。
陈书涵拿起早已准备好的小筐,开始小心翼翼地把鸡蛋一个个放进去。突然,他发现有一个鸡蛋烂了,刚转身想找个碗来处理,张磊就像猜到他心思似的,及时递了过来。陈书涵轻声道了声谢,便继续专注地存放鸡蛋。“陈哥,可以啊!这一下子搞来这么多鸡蛋。”胡博文笑嘻嘻地调侃道。
“博文,你去告诉所有知青,今晚我请大家喝鸡蛋汤!”陈书涵一边放着鸡蛋,一边说道。他心里清楚,自己受伤期间,知青院的这些伙伴们或多或少都帮过自己。要是请大家去国营饭店吃,他手里的肉票根本不够,而且他还想着攒钱盖房子呢,每一分钱都得精打细算。
“好嘞,我马上通知!”胡博文一听,立马来了精神,兴高采烈地跑去通知其他人了。
“伟平,你去烧点热水。女知青们的厨艺嘛,实在不敢恭维,还是我来教你们怎么做鸡蛋汤吧。”陈书涵转头对伟平说道。
“那我就拭目以待了!”伟平一听,兴冲冲地就往厨房跑去。
听说晚上加餐有鸡蛋汤喝,女知青们从房间里出来,脸上都露出了热切的笑容,眼神里满是小星星。
陈书涵把钱和小篮子递给侯阿婆,和海洋一起关住大门。
然后走进房间,端着小筐走进厨房。他指挥着大家把鸡蛋打碎,并且一直搅拌,还叮嘱道:“一定要搅拌到起泡沫才行。”
接着,他亲自拿起滚烫的热水倒入蛋液中,再放上一点点盐,最后滴上一滴香油。不一会儿,厨房里就弥漫起了鸡蛋汤的香气。“大家快来尝尝,看看味道如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