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久泡,并不是一个活跃的、动态的过程。
很多人为了图方便,会直接拿一个大壶,扔进茶叶,一泡就是大半天。
这样长时间“浸泡”茶叶,很容易使茶叶中的咖啡碱过度析出,过高的咖啡碱,会给身体带来刺激,产生不适感。
因此,白茶与水的接触时间不宜超过一个小时。
煮茶的时候,大家也是即煮即喝,不会让茶水一直处于加热状态。
此外,白茶经煮后,隐藏在茶梗深处的多糖、果胶等物质也会被释放出来,这些物质,是茶汤变得更加醇厚柔和的原因。
茶叶中的香气物质也会被高温激发,落入茶汤中,使茶汤香气更加饱满。
通过茶壶煮出来的茶汤,往往汤水细腻如稠,茶香花香清幽浓郁。
《3》
白茶可以煮,但不是所有的白茶都适合煮。
比如新白茶。
新白茶中都含有丰富的茶多酚、咖啡碱,若是拿新白茶来煮,两种物质就会大量溶于水中,让人觉得茶汤苦涩,难以入口。
既如此,老白茶自然是煮茶的好选择。
一款适合煮着喝的白茶,必然是有一定年份的茶,年份越老,越不容易煮出苦涩味。
这是因为,经过漫长的沉淀,老白茶叶中的茶多酚、咖啡碱发生转化,黄酮类物质会增多。
老白茶的茶性,相比新茶时期,要更加温和。
以老寿眉为例,寿眉原料鲜叶的生长周期最长,内含物质丰富,煮茶能够很好地放大这个优势,使茶汤香甜顺滑。
同时,寿眉的叶片大、蜡质丰富,茶梗粗,相比其他品类,更耐煮。
对煮茶新手来说,老寿眉也比较好上手,毕竟不容易煮坏。
老白茶煮出来的茶汤,甘润而不刺激,口感稠滑,还带着温暖的药香,非常醇厚。
不断沸腾的水,会将老白茶中蕴含的时间能量,最淋漓尽致地激发出来。
《4》
当然,不是只要选对了茶来煮,就万无一失。
想要避免煮出来的茶汤苦涩,还要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和用盖碗泡茶一样,煮茶也要控制好投茶的量。
投茶如调味,多一分则苦,少一分则淡。
用煮茶壶煮白茶,投茶量根据具体的注水量来定。
一般300-400毫升的注水量,内质丰富的高山茶,投茶量在2-2.5克就完全足够。
煮茶时,茶叶持续在沸腾的水中翻滚,高温会持续提取茶叶中的精华,因此,不需要放太多茶叶,避免茶汤过于浓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