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
走进腊月,扑面而来的,是腊八粥的甜香。
这甜香,氤氲着家的味道,也酝酿着春节的喜乐。
人生最幸福的境地莫过于:有人陪你立黄昏,有人问你粥可温。
过了腊八就过年
腊八节,俗称“腊八”,即农历十二月初八,古人有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吉祥的传统。
岁终之月称“腊”的含义有二:一曰“腊者,接也”,寓有新旧交替的意思;二曰“腊者同猎”,指在冬月用猎物祭祀先人,以祈求福气。
腊八一过,家家户户洒扫庭院、*猪宰羊。在外漂泊的游子归乡,与倚闾而望的亲人团聚,共话家常,句句都是乡音。这是团聚的日子,是美好的时节。
流传千年的腊八粥
腊八节最著名的民俗活动就是喝“腊八粥”。
我国喝腊八粥的历史,已有一千多年,最早开始于宋代。
每逢腊八这一天,不论是朝廷、官府、寺院还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腊八粥。
在清代,雍和宫的腊八盛典极为隆重。
雍和宫内有一口直径为2米,深1.5米的古铜大锅,重约4吨,专用熬制腊八粥。
如今,每逢腊八节,全国各地的寺庙也常开展施粥送福的活动,送温暖、求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