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七十年代的泰州,人们普遍工资不高,生活非常拮据,工作的时间也较长,一周难得休息一天,晚上有时还要加班开会,内容不外乎学习文件,忆苦思甜,斗私批修。
中午有时来不及烧菜,或者也有节约的因素,老泰州的人们喜欢用开水冲一碗“神仙汤”下饭。
所谓“神仙汤”,其实就是酱油汤,就是在大海碗里倒入两勺酱油,放一块猪脂油,然后用开水冲泡成一碗含脂油的酱油汤水,俗称“神仙汤”,没有其他菜,就这样把中饭对付过去。
有时候为了更方便,索性汤也不冲,就是挑一块脂油拌在饭里面吃。由于有了脂油的滋润,饭也显得特别香。
由此,我小时候就认为脂油是个好东西。大概在四岁的时候,我在农村奶奶家里。我缠住我奶奶,非要单独尝一尝脂油,我奶奶被我缠得实在没有办法,用筷子单独挑了一小块脂油放到我的嘴里。我尝了尝,觉得寡淡无味,并没有放在饭里那样好吃。从此再也不要求单独吃脂油了。这成了我仍记得的幼年时的几个印象片段之一。
我小时候一直很馋,家里没有东西吃,就想方设法找东西吃,补充自己的油水。这个馋一直持续到我八十年代上高中时为止。
有时家里有乡里的亲戚送来的草虾,煮熟晒干后,放在竹篮里储存起来,准备用于日常烧菜时放入几个草虾增鲜。有了这样的好机会,我就动起了吃这些草虾的脑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