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就赶上一七八中学附近拆迁,尹新安租下对面几间平房,继续开豆汁店。一年后,因为拆迁尹三豆汁搬到了如今锦馨豆汁的位置,1年后,房主看买卖兴隆,想涨租金。尹新安再次搬到了天坛路与祈年大街交汇的东北口,这次不再频繁搬家,尹三豆汁在这里经营了13年。后来尹新安买下了东晓市街的两间平房,终于有了稳定的落脚点。
熬豆汁有两大秘诀
半路出家的尹掌柜,怎么熬出地道的豆汁,受到顾客的喜爱,还能登上米其林榜单?尹新安说,生豆汁里含有绿豆淀粉,容易巴锅,有了煳味的豆汁就算砸了。有一次,尹新安无意间听豆汁厂的老师傅提起,过去有一种方法是盆套着盆,隔着水熬豆汁,尹新安回到店里就尝试用桶套着桶熬豆汁。这方法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尹新安反复尝试了一年多,根据季节、温度变化才总结出来需要的时间、火候。
除此以外,添加“老浆”也是尹新安的秘诀。尹新安说,豆汁容易变质,如果连续发酵三天还没发酵好,就变质了。如果赶上豆汁发酵不充分,懂门道的顾客就会抱怨“豆汁儿没有酸味”。后来,尹新安发现,在新熬的豆汁里加入一勺“老浆”,可以加快豆汁充分发酵,这叫做“引子”。尹三豆汁店里“老浆”已经用了15年,尹新安打了个比方,“这就像给鱼换水一样,每天把老浆舀出来,再将新浆兑进去,并非是将老浆放了很多年。”
餐饮行业是勤行,做早点更是辛苦,21年来每日起早贪黑,尹新安有时也觉得疲惫,也曾想过放弃。但是,看着每天来的老主顾们,他觉得和他们已经像家人一样。一次,照看店面的尹新安的妻子有点发烧,被经常来喝豆汁的大妈看出来了,买完豆汁,大妈马上买了药送过来,这让尹新安感动不已。
此前,尹三豆汁有半年时间因为迁址停业了,这可把熟客们急坏了,纷纷找到尹新安,说务必要异址重张,要不然就吃不上这一口了。“我以后肯定把这门手艺传承下去,至少不能让老街坊们少了这个口福。”尹新安说。
说起豆汁的历史,在老北京传统饮食文化中算得上根深蒂固,起源于辽宋,自乾隆年间成了宫廷饮品,梁实秋、林海音、梅兰芳都是豆汁儿的“死忠粉”。
老北京人除了喜欢豆汁儿,更是一并喜欢这些连汤带水、勾芡打卤的吃食,店里的卤丸子和面茶也深受食客喜爱。
吃完了这一顿丰盛的早点,老主顾们赶着7点去天坛公园遛早了,爷爷奶奶辈儿还得“提溜”着孙子孙女上学。人们热气腾腾的日子,就是从这一碗豆汁、一碗卤丸子、一碗面茶开始的。
撰文丨罗帆
摄影丨罗帆
编辑丨王彬
校对丨卢茜
排版丨罗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