冻芒鱼腩做法大全,芒鱼腩的肉质特征是什么?

首页 > 美食 > 作者:YD1662025-04-22 00:59:20

◆不在家里而花钱去酒楼、饭店吃饭,谓之下馆子。我长年食无定所,小半辈子几乎都在这种“一手交钱,一手交饭”的买卖中填肚子,要么米粉、快餐,要么请人、人请。人到中年后,有了个分别,觉得自己去米粉、快餐店里吃,固然归类于吃快餐一类。但就算到了馆子里,不管高档、低档,只要光是叫点儿菜,吃点儿主食,没有聚会、联络、谈事、沟通之类吃喝之外的额外社会活动,惟以填饱肚子为目的,其实也是一顿快餐。如此定义的话,我的饮食生涯可以界线明确地划分为两大部分——吃快餐,下馆子。

这几年,写了些吃喝文章,回头一看,写的几乎都是下馆子,千篇一律。仔细想来,还是吃快餐的生涯里,遇上过不少乐子。中青年中国人民没吃过快餐的,几乎没有,吃快餐是最接地气的一项社会活动。很多吃快餐的细节,经年之后,我仍牢牢记得,说明这是何等浓重绚烂的人间烟火。于是,回忆了一番吃快餐的快活时光,记下一些。

冻芒鱼腩做法大全,芒鱼腩的肉质特征是什么?(1)

上世纪末,我刚到南宁工作,在单位旁城中村租房住,一直住到买房子搬家,足足五年。被征了地的当地农民,按男丁每人分得一栋房,占地四五十平方到百多平方米不等,一层就一套房。楼上租给我们这些外来人员住宿,一、二楼大多改成商铺。出租或自营,做什么买卖的都有。虽说是城中村,却百业兴盛。应有尽有,当然最多的就是小馆子,几乎都是米粉和小炒店。

我们村的位置其实不错,在南宁最大的内湖南湖的东南角侧畔。当时南湖还没整治,就是一个面积巨大的臭水潭。沿湖边走一两百米,隔着公务员小区一段围墙,是我们村的另一个村民小组。这个组当时是断头路,但因为住了很多做小生意的江湖人,饮食生意一枝独秀。其中有家店,叫合浦鱼煲馆,生意最火,我常光顾。

那个时候,正是中国人大量外出就餐的开端。一方面,人员交流往来空前活跃,他们要找饭吃;另一方面,吃饭历来是人情往来的重要手段,但餐饮业的勃兴和经济条件的好转,使原本只能在家做饭请客的人,得到了解放。在南宁这种亚热带城市,大小馆子其实还成了打发暑热的一个场所。到大排档摊店吃晚饭或夜宵,成为极其惬意的消遣。我无家可归,不想吃食堂时,就得出来找个地方吃碗米粉,或炒个菜吃饭,都能很舒服地填饱肚子,还不用腹诽食堂师傅。

慢慢的,就不由自主聚拢起一群光棍。每天下午下班前,忙着通电约地方,轮番做东。年轻人一多,吃饭就慢慢变成了吃喝,非上点儿酒不可。那时候喝啤酒为主,大热天灌几瓶冻啤酒下肚,比进洞房还要诱人。我至今想不通,到底是清凉的啤酒推动了南宁餐饮夜市的兴旺,还是南宁酷热的夏季餐饮带动了啤酒销量的劲涨。当时南宁甚至出现了大量茶庄,人们吃饱喝足后,到茶庄点几瓶啤酒和几个点心小碟,打扑克,聊天。大部分茶客喝的茶,是所谓迎宾茶,现在的餐馆大多免费提供,烧一大锅候着,客人来了先上一壶。

既然主题由“吃”转向“喝”,就得考虑菜的问题了。光填肚子的话,一碗好吃的米粉就能让自己高兴半天。但没点儿菜,酒难喝得起来,尤其是一堆人聚着。实际上,每天下午约饭,只是约地点。定好哪个馆子,几乎就知道晚上吃什么菜了。当时南宁外来菜式很少,以模仿粤菜的本地菜为主,零星有些广西各地风味,选择余地不大。但离家吃喝的人都很泰然,安之若素。

合浦鱼煲馆我们去得较多。距离不远,规模不小,菜式、食材大多来自北部湾畔的合浦县,比本地菜更有新鲜感。鱼煲馆开在在他们那个组的第一排,门前是一大片休闲草地。当时城管不严,还可以买通。于是,太阳下山后,鱼煲馆和旁边的小馆子,就把大量塑料桌凳搬到草地上。草地视野开阔,湖上小风阵阵吹来,比闷在屋里爽多了,一般都是外面坐满,才坐到店里去。

点上几个菜,暮色中大吃大喝,大呼小叫,喧嚣异常,老远听见,如同农村大镇里赶集。我们往往从下班喝到夜半,晚餐跟夜宵并举。其时国民经济正蓄势待飞,但没浮躁到猪吹上天发横财的程度,人们心态简单,碰面不谈项目,没心没肺却无忧无虑。这是我成年后唯一不用痛心疾首的回忆,所以很多细节都还记得。很多推销小组,抱着啤酒或饮料,挨桌让客人试喝,鼓动人买。这夜市甚至可能成全了不少姻缘,一位卖花姑娘告诉我,她一晚上多时能挣一百多块钱,当时我一个月工资,也只顶得上她卖几天花。

参加工作前,我没见过什么世面,对合浦饮食并不熟悉。合浦实际上是我老家下游紧挨着的邻县,同属客家聚居区。但因滨海,饮食受海产品影响很大。在合浦鱼煲馆,有些菜我一口就吃出了熟悉的家乡味,有些菜却完全未试芳泽。当时认识了很多合浦菜,后来点菜都不用看菜单了,想吃什么开口就提。

以“珠还合浦”闻名的濒海小城合浦,饮食上既有临海地区海味丰富的特色,又保留了客家传统菜肴的一些风格。当年我点得最多的一道,亦汤亦菜,叫月婆鸡。月婆就是产妇,这本来是专给产妇坐月子吃的,却成了餐馆招牌菜,卖的人和吃的人都不以为忤,据说非常滋补。做法很简单,老鸡砍块,稍炒变色,加开水,下大量姜和米酒,适当配点滋补药材,一起焖炖,直到肉烂汤浓。喝时这汤肥腴之极,牙舌都似要黏住了,经过姜酒提鲜的土鸡香味,上窜脑门,下走肠肚,搅得人周身通达,冬天喝会马上出汗。一般炖汤的肉料没什么口感和味道,但月婆鸡是汤肉兼食,选用的多是壮年土鸡,久炖之后仍是肉质坚实,肉味不减,嚼起来也很有兴头,比一般馆子的炒鸡肉好吃多了。补不补人我不会判断,但或许因为年轻,经常吃过月婆鸡后,打牌或喝茶聊天,闹到快天亮才睡,上班时仍然神采奕奕。听人说过,很多产妇吃鸡吃到后怕,我体会不了那种感觉,但深知如果一天一个月婆鸡,怕真是消受不得。

冻芒鱼腩做法大全,芒鱼腩的肉质特征是什么?(2)

酸菜泥丁汤

月婆鸡属于合浦传统菜,我们老家女人坐月子也这么吃鸡,不过不像合浦,把产妇吃的月婆鸡,上升到餐馆菜品的高度,家里没人坐月子就吃不上。同为客家地区,我老家很多食品,和合浦其实来龙去脉和味道口感相差不大。比如,“籺”(普通话音hé,但在桂南客家地区读如英语“at”音)这种米制品,本义泛指稻、麦等的籽粒、碎屑,多用指粗食。在广西客家地区,却是一种应用广泛的米粉、薯粉制作的食品,花样非常多,和潮汕名点粿、粄其实是同一样东西,也有数十上百种用料和做法,形状、食法不一,以咸、甜味为主,粽子、米粉都可归为籺类。

籺是除饭、粥外最大宗的大米制成食品,但多以点心、小吃的面目出现。合浦的大籺、公馆盖籺、虾仔籺、竹壳籺、鸡屎藤籺、发籺等籺类都很有名,可以归类为籺的大月饼,一两斤到十几个一个,风靡广西之后,走向了全国。过去,逢年过节才做籺,自己食用或充作走亲戚的礼物。但现今生活好过,有的是粮食来充当做籺的材料,人们想吃就做,一些籺的品种,长年出现在圩镇和农贸市场上,尤其是端午节吃的粽子,一年四季都有卖,充当早餐、夜宵和零食。

以籺为代表,合浦的小吃种类异常丰富,不过多在街头巷角售卖,进馆子的不多。这家合浦鱼煲馆,长年出售一种年糕,可以算是籺的一种,和各地年糕其实差不多,都是大米磨浆蒸结成砣,切割成大方块。吃时切片,多加油,与芹蒜段或酸菜一起炒,或直接加蒜泥煎,味道很香,尤其是炒焦、煎焦的边缘,香脆无比。我们经常点份年糕,就不上主食了。吃火锅时,也可以下年糕片涮烫,当主食。

进餐馆的合浦菜,大约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传统地方菜,均受粤菜、客家菜影响较深,但更追求味道醇厚、浓郁,味以咸鲜为主。本地的禽畜食材,土生土长,做成白切菜,清新爽口。拿来炖炒,却又味道浓腴,香味霸道。合浦濒临北部湾,这些年不少海边的人搞种养,在滩涂上养猪养鸭,海猪和海鸭系列产品,为合浦饮食提供了很多优质食材。比如,猪的任一部件,前面加个“海”字,表示这是海猪身上来的,身价就上去了。海边养大的猪,由于吃鱼虾,常锻炼,肉质确实要比猪圈出身的好得太多。海猪脚、海猪肘子、海猪杂以及海猪五花肉做的扣肉,都是备受欢迎的硬菜,寻常猪肉做这些菜,很腻口,但海猪肉做来就不太腻人,反而异香扑鼻,口感爽脆。至于海鸭,海鸭蛋及其腌成的咸鸭蛋,味道和营养远比土鸭蛋、土咸蛋好,当地人常拿来当作送人大礼。海鸭肉可以炒、炖、白切,不管哪种做法,味道都更为爽口。

另一类是靠海吃海的水鲜菜。合浦所临北部湾水域物产丰富,鱿鱼、沙虫、泥丁、生蚝等都是优质大宗的品种,大大小小的虾兵蟹将更不足提。利用这些得天独厚的食材,合浦人捣鼓出不少富有地方特色的美味。有次我去出差,忙到下午快两点,当地带路的干部才说去吃饭。没上馆子,到村里找了个地方,似是人家祠堂,房子非常破败,临时拉来的木制矮桌矮凳,老得泛油光。一位光脚穿皮鞋的老头子打理,先上了一大盘白斩鸡,砍得很大块,用的蘸料和我老家一样,清油、酱油煎点蒜茸,加点沙姜末,不复杂,但味道清爽。我一口气吃了四五块,噎得直翻白眼。

冻芒鱼腩做法大全,芒鱼腩的肉质特征是什么?(3)

芒鱼煲

接着又上来一个大脸盆,装的是车螺煮小芥菜汤,芥菜没几根,汤也不多,主要是吃车螺。舀到碗里直接用手抓起,牙签挑出肉来,往蘸鸡肉的料里一点,送进嘴里。车螺芥菜汤乃是华南地区最常见的夏季家常汤水,不但家里三天两头煮,到馆子里吃饭,一时不知道点什么汤,往往就来一份车螺芥菜汤。我吃喝过无数次,而且主要是喝汤吃芥菜,很少吃螺肉,从来没像这回,以吃螺肉为主,但觉鲜得说不出话来,把鸡肉推到了一边。一直吃到心满意足,接过老头递来的一碗土酒,才耐心请教做法。他觉得奇怪,很简单呀,车螺炒一下盛出,烧锅滚水下芥菜烫一下,再加入车螺煮一下就出锅。问他加什么佐料,同样斩钉截铁地答,油盐外,只加了点米酒、姜丝。问题是我就这样做了半辈子,怎么就做不出这鲜味来?后来,只能把原因归为他们用的车螺太新鲜,从海里直接到锅里。

还有一次类似的经历,也是在合浦海边村里吃饭。当地朋友去拿回一桶刚挖到的沙虫,一位他们称兄道弟的村人打理,做一虫三吃。其中一小部分打了个汤,不算突出,其实用干沙虫来打汤,那鲜味才浓。一些拿来做刺身,沙虫做刺身,远比三文鱼做的好吃的多,不但同样鲜爽,口感更加生脆。但不管什么食材做的刺身,味道总被芥末、酱油掩盖一些,不算直捣黄龙。剩下的,做了个蒜茸粉丝蒸沙虫,也是一道常见的海鲜菜,沙虫最常用的做法之一。但吃进嘴来,活生生地把我震住了。沙虫本是鲜味十足的食材,在蒜茸微辣的味道烘托下,热力一催,简直就是鲜不可耐。其口感,本来是软中带脆,易嚼又能嚼几下,咀嚼中寻找乐趣,粉丝柔糯糯的,搅在一起,充实了口腔的饱满感。我吃过无数次这样做的蒸沙虫,但吃过也就吃过了,从来没有念念不忘,这回可真不一样,倒似吃了另一样美食。后来,我也只能归因于食材太新鲜,刚挖到的沙虫沾满泥,黑乎乎一条,难看死了。

当然,在南宁开鱼煲馆,不可能有那么新鲜的食材供应。鱼煲馆供应的海产,主要是冰鲜。冰鲜是海味的一种保存方式,指渔获物捕捞上岸后,短时间内降温到零度左右,用碎冰一层层覆盖保鲜,运输、存储过程都要保持这个温度。由于处于冰点临界点,海产品肉质保持柔软,又能防止细菌繁殖,口感和营养最大程度保留了下来,远比冻成硬砣的冰冻海产更鲜美。当然,价钱也更贵。

南宁很多海鲜店,虽然以售卖养在玻璃柜里的生猛海鲜为主,但同时也大量出售冰鲜。别以为不活了味道就不好,其实很多海味经过冰鲜,味道比活的更好。有些品种,根本就没办法活着离开大海,比如带鱼,请问谁见过活带鱼?这东西出水就死,天生就是被冰的料。但哪怕是冻过的带鱼,其爱好者也遍布天下。南宁海鲜店或兼售海鲜的馆子,大多备有冰柜,里面装着各种冰鲜待客。像合浦鱼煲馆这种兼营海鲜的馆子,冰柜里有几十个品种。常见的、也最爱欢迎的芒鱼、鱿鱼、黄花鱼之类,从不断货,每天从合浦发来。

芒鱼是南方人对巴沙鱼的叫法,个头庞大肥腴,肉厚刺少,肥而多油,尤其是鱼肚上的大肥肉,在鱼肉中就如猪肉中的大肥腩,拿来煎或用锅仔焖,香味均极诱人,地位应与肥猪肉做成的红烧肉相当。这种鱼以越南产量最大,越南曾玩心眼,一度断供中国市场,然而欧美市场却不买账,积压得渔民、企业叫苦连天,可见其“分量”之重。当然,在南宁吃口芒鱼,用不着看越南佬的眼色。

前几天,我们三个人转来转去找地方填肚子,转到鱼煲馆旁,想起多年没来,便一头钻了进去,我坐下来,就先点了个芒鱼煲。芒鱼煲在南方有“海鲜第一煲”的美称,做法很简单,家里都能随便做。取芒鱼腩切大块,加豆瓣酱、盐、糖、料酒、酱油,腌制十来分钟。热锅,下葱、姜、蒜、洋葱、青红辣椒大火爆香,盛入砂煲铺在煲底,再把腌好的鱼块叠在上面,搁几棵整株的香菜,撒一把青蒜梗铺上,盖上盖子小火慢煲,期间最好不时转动砂煲,让鱼块均匀受热。闻到香味后,沿煲盖边缘滴入少许白酒,便可关火,继续盖焖一下,便可揭盖了。

怎么形容其美味呢?打个比方,肥猪肉做成红烧肉、扣肉、肥叉烧之类,不爱吃肥肉的人,吃起来未必眨眼。芒鱼这种鱼肉中的大肥肉,做成芒鱼煲,便如同猪肉中的红烧肉,爱好者自得其味。吃其他肉要分肥瘦,吃鱼一般不论,但芒鱼肉就以“肥”出名,要挑肥的吃,肥得实在有道理。食物的香味哪里来?从肥油来。什么样的口感咬着舒服?糯口——不硬不烂不韧不脆,有嚼头但绝不拖泥带水,费尽力才嚼得动。芒鱼煲的鱼块,正是如此又香又糯,香滑得有如果冻,所以芒鱼煲在北部湾地区稳坐第一把交椅。吃起来但觉油汪汪的,细腻嫩滑,丰腴异常,不须咀嚼入嘴即化,但却一点儿油腻感都没有。芒鱼只有中间正骨,没有小刺,可以放心地吃,回味无穷。会吃海味的人,上桌一般会先点个芒鱼煲。

冻芒鱼腩做法大全,芒鱼腩的肉质特征是什么?(4)

爆炒海猪杂

过去我常在这里点的两个海味,我们到时已经售罄,让人失落,都是下酒饭的好东西。一是萝卜苗炒红螺,这种萝卜苗是腌制过的酸菜,多用萝卜缨子或小芥菜腌制,含水量很大,酸香特异。红螺是北部湾常见海螺,剔出肉来,和萝卜苗一起炒,酸香鲜美,非常开胃。也有用其他海螺替代红螺的,效果差不多。海边人家常做这个菜,桂南地区卖海味的店,一般都有这道菜。另一道是榄子焖沙箭鱼,沙箭鱼去鳞、内脏及腮洗净,煎至鱼身变黄,再放黄榄末及适量蚝油、水一起焖,几分钟后勾芡淋油起锅,吃来鱼肉鲜嫩,杂着浓郁的黄榄味,送粥送饭很是适宜。

点了个酸菜泥丁汤。泥丁又叫土钉,是像沙虫又比沙虫小一点的小动物,生长发育在北部湾沿海咸谈水交汇处的泥塘或海滩烂泥巴里,是独有种类,而不是未清洗的沙虫,可腌渍、拌凉菜、滚汤、滚粥,非常爽口鲜甜,有补阴坠火、补气补血之用,拿来打汤为多,加点葱花单独打个汤,喝起来清甜、爽口,味道鲜美。我交待加了合浦一种老酸菜,另外增添了一种酸爽劲儿,喝着更加开胃。

点泥丁汤是特例,过去我们更多点的还是杂鱼汤。这汤将几种小海鱼混在一起合煲,很好体现出海鲜的“鲜”。常用的有小石斑、柴狗、乌鸡婆等鱼,稍煎后合煲,配以肉丝、笋丝、冬菇之类,快熟时洒葱花、香菜,熬出来的汤浓香奶白,鲜美爽口,营养丰富。

这晚上的正菜,还点了爆炒海猪杂和豆腐焖海猪脚各一道。前面说过,海边滩涂饲养的海猪和海鸭,肉质和味道大大优于陆上饲养场的出产。而且,海猪和海鸭都能从其身上不同部位取材,烹制出来的菜可以成系列。因为只有三个人,去得也晚了,*鸭费时间,我们只点了这两道海猪菜。

用铁锅盛上桌的豆腐焖海猪脚,可以算是一道硬菜。这种豆腐是豆腐干,也有叫油豆腐、豆腐泡的,全国都有,各地叫法不同,都是豆腐块油炸而成,外面一层黄澄澄的壳质地脆韧,里面却是充满孔洞的絮状白瓤,嫩得不得了,油炸后混合了油脂香味和豆香,很是馋人,常常作为配菜,再次进锅炒、炖、卤、焖或者下火锅。这回,是与猪脚同锅献艺。猪脚砍块焯水后冲净,下锅加调料、配料略炒,加热汤大火烧开,转中小火焖二十分钟,再把豆腐干倒进去,一起焖至干水,撒把葱花起锅。豆腐干本来口感略脆,自带油脂香,这下给焖软了,更被猪脚渗出的油加持了一道,香糯可口。猪脚肉则是肥瘦掺杂连皮带骨,半个拳头大一块,小心地啃。这样焖制的海猪脚,绝无软烂口感,不管肥肉瘦肉,咬起来都是脆脆的,很弹牙,但不坚韧,让人尽情享受咀嚼的乐趣。其香味,是隐藏其中的,随着一咬一合,慢慢渗出来。肥瘦肉和肉皮“三合一”的口感,实在不是普通猪脚可以营造出来的。

海猪杂的种类其实不多,大小肠子、猪肝猪肚和瘦肉,各有一点。海猪的肉质好,其杂碎下水也比寻常猪杂脆嫩,加把蒜梗爆炒,香味四逸,下酒实在很是相宜。不过,这晚上我们只是吃个快餐,没喝酒,显不出它的优势来。

前几年,合浦鱼煲馆改名廉州街鱼煲馆,廉州街即合浦县城,这算是小小的名义城镇化吧。十多年前南宁市修水城,挖了条臭水沟,将我窗外的一条臭水沟竹排冲与南湖连通起来。臭水沟与南湖交汇的地方,廉州街鱼煲馆临沟矗立,我家和鱼煲馆可谓一衣带水。我常常想,按照政府吹嘘,将来市内水系可行游船,到时我就坐船去鱼煲馆吃快餐。一晃十几年,我想吃鱼煲馆的菜,还得老老实实走着去。

冻芒鱼腩做法大全,芒鱼腩的肉质特征是什么?(5)

豆腐焖海猪脚

,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