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天伦里:
与太湖蟹打了20多年的交道,
合作蟹农已是“第三代”
天伦里的主理人卢江文和太湖蟹打交道已有二十多个年头。以他名字命名的“江文蟹宴”,自2007年推出至今,尝过的人不少,听过的人更多。
蟹季一开始,天伦里每天就要消耗近千只大闸蟹。卢江文说,业内有句行话,叫“吃蟹要吃三好蟹”,这三好,指的是“种好、湖水好、养得好。”纯种的中华绒螯蟹要在咸淡水交界的地方育种最好,这样才能保证蟹种的纯正。养殖环境得好,水草要茂盛,水深也不能太深,阳光能射到河床里的水域最佳,像太湖,浅水湖泊比较多,养殖大闸蟹就比较适宜。
还有就是养得好,螺蛳、贝壳、小鱼、玉米……什么时候该给什么食物,都有说法。
每年蟹季,早晨九点,剔蟹师傅熊连云都会系上围裙,戴上手套,进入23摄氏度恒温的操作间内开始一天的工作。旺季熊师傅一天能剥上二三十斤的大闸蟹。“香了,闻到味道了,可以出蒸笼了。七八分熟的大闸蟹剔蟹粉刚刚好,熟透了肉就柴了,没口感,还没熟又会黏住,剔出来的蟹肉不完整。”
蟹粉可以用来做蟹粉小笼包、蟹粉捞饭,完整的蟹腿肉可以用来制作蟹柳芦笋。
“我们用的都是3两左右的蟹,成本很高,一斤蟹我们基本要出3两到3两半的蟹肉才行。”用剪刀剪去蟹脚,翻开蟹盖,除去蟹腮、蟹胃、蟹心、蟹白,再用蟹针细细挑出蟹粉,如此繁琐的拆蟹过程,在熊师傅的手下,也就是一分半钟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