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蒜苔大上市了,价格由十几天前的十多元,回归到2元一斤。在种植的蔬菜里,蒜苔是这里的春上第一鲜,老话叫“细菜”,珍贵的意思,不可暴殄天物般的大锅烀了,需要精心仔细做的菜。只是上市时间很短,至多十天就老了,于是就有了鲜嫩的保存法。
本文不说现代的工业化保鲜,只分享民间保鲜蒜苔的技巧。尽管两者保鲜的蒜苔都可以吃一年,但是传统保鲜却有着明显优势,味道更鲜美,营养更增加,风味更饱满。说来很简单,百姓保鲜就一招:腌蒜苔。
——生产大蒜多少,蒜苔就有多少。
有个众所周知的数据,我国大蒜产量占全球的80%,2019年我国主产区大蒜种植598.69万亩,产出685.62万吨。这还只是主产区,连片种植万亩以上的地区,约占全国总产量的四分之一。全国共有11个省102个县,核心地区在山东、河南和江苏。
世界粮农组织2017年数据,全球大蒜产量2816.41万吨,其中中国2221.70万吨,占总产量79%,再就是超过10万吨的国家,只有17个,包括印度、韩国、美国、巴西、俄罗斯等。
一棵蒜苗长成后的蒜苔,和蒜瓣重量相同。所以,生产了这么多的大蒜,就有一般多的蒜苔。
——蒜苔是大蒜的副产品,处境很尴尬。
大蒜,可鲜吃,可干吃,磨成粉,熬成油,提取大蒜素,130多种变身,都能使自身价值提升。可是蒜苔不行,没人去开发,人们种蒜只为获得大蒜,蒜苔往后靠一靠。
这样形势下,作为大蒜副产品,蒜农处境有点难。指望蒜商收购,没有定价权,价格卖不上去。买菜人都能感觉到,刚上市很贵,大几块、十几块一斤。等到大上市,突然跌到两块、一块一斤,证明蒜商开始收购了。如果再不收购,蒜农只有扔掉,前年就发生过,没人收购,到时要收割,怎么也吃不完,只能扔了。
按说大蒜与蒜苔的产量对半开,两千多万吨不是小数,合到全国人均30多斤。这么多的蒜苔,要储存、要运输、要交易、要吃掉,怎么的也是一项很大体量的交易活动。
——蒜苔的单一食用性。
蒜苔市场的囧,说明一个问题,就是不怎么热门,不是市场追逐的商品。不像大蒜,买家多到囤积都赚钱,所以还可以炒作。
这是商品的性质决定的,不怪蒜苔不热门。因为大蒜的用途很广,很多的食品生产用到它。譬如国际上的大蒜加工产品多到130种,我国也有40多种。蒜苔却没有加工产品,或者说还没有得到深加工的开发,仍然处在原生状态,只供鲜食。
所以,蒜苔的出处,只是个鲜卖鲜吃,别无用途,也就没人炒作。卖不完的想法存着,随着市场供应走,新蒜苔接上前卖完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