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保鲜,大批量保鲜靠冷库。
在大蒜种植历史上,本来不存在大体量保鲜,因为过去种蒜,都是百姓当季吃了,估摸着能吃掉多少,就自发的种多少。如今也是这样,种植跟着市场走,有多大需求,就要多大的种植。
可是在科技发达的现阶段,却出现一个新问题。就是大蒜的生产量成多少倍的增加,大蒜的用途也在鲜食基础上显著增多,唯有蒜苔,还是鲜吃。鲜吃还不是问题,关键这么多一时半会吃不完,又不能做其他的。
怎么办?鲜蒜苔常温放不住,又不能加工,唯一办法,就是冷藏保鲜。运用现代冷藏保鲜技术,建设大型冷库,把当季卖不完的蒜苔收购存了,留着慢慢卖。
——民间储存,传统办法是盐腌。
腌咸菜的历史,在我国和文化一样的长。周代就已经很成熟,像喝水吃饭一样,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内容。甚至比现在还正规,国家都设置专门的岗位,叫“醢人”,负责腌制咸菜,供应王室食用。
腌咸菜是人类智慧,原理至今沿用,譬如蒜苔。一是当季鲜菜吃不完;二是蔬菜生产有季节,不长蔬菜的冬天要有菜吃。可见古人的厉害,不仅自己一年到头饿不着,还把办法传下来,让子孙万代同享。
——“腌渍”是蒜苔的上乘保鲜法。
蒜苔的口感性,不适合干制,干豇豆那样焯水晒干。也不能磨粉熬油,都是水,没那多大蒜成分。冷藏保鲜,半月二十天后,会失去本身鲜香味道,看着还是鲜货,其实已成僵尸蒜苔。
再说腌制,主流有爆腌、旱腌、泡腌三种方法。其中爆腌以饭店为代表,鲜蒜苔切了拌盐,盐化即可装盘上桌;泡腌以四川泡菜为代表,泡菜坛里泡了,一周就可开吃;旱腌以江淮地区为代表,盐拌了装坛,20天后开吃。
三种腌法,各有特色。爆腌味道最足,但保鲜时间短,三天内要吃完;泡腌口感水脆,但对泡菜汤有影响,一般不泡蒜苔;旱腌几乎没缺点,口感好,味道足,保存时间长,三年都不坏。还有个突出特色,腌好的蒜苔,生吃、炒菜都有完美的蒜香味,吃了之后口不臭,没有蒜臭。
——前期的用具和材料准备。
⒈坛子。陶瓷陶土坛子,玻璃瓶都能用,甚至矿泉水小包装桶也能用。但要满足三个条件:
●不漏水漏气;
●坛口要便于密封;
●容量在5斤蒜苔以下。
我平时用的装黄豆酱的玻璃瓶,感觉合适,装满不到二斤,瓶口容易拧紧,打开能很快几天吃完。
不论哪种坛子,必须干净,里外无油污,无明水。
⒉工具。简单罗列就这几个:
●一个腌菜盆,大小以一次腌多少而定。不够用就备两个盆;
●一根擀饺子皮的小擀杖;
●切菜板,菜刀,保鲜膜。
所有工具,必须干净,无油污,无明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