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董大懂 一日一菜(444)#
记得从上世纪八十年代粤菜在全国最为鼎盛时,淮扬菜、川菜、鲁菜都甚觉危机,纷纷祭出大旗,要振兴本菜系。这些年川菜、淮扬菜还真有了一些出色表现,也经营出一些名店。
鲁菜在北方有着深厚的基础和影响,有“北方代表菜”之说。大抵黄河以北地区的口味都受着鲁菜或多或少的影响。这些年全国各地的风味更加强调地域个性,比如上海的本帮菜;浙江的杭帮菜、宁波菜、台州菜;福建菜的厦门菜;粤菜的汕头菜、顺德菜。鲁菜这样的大菜系倒好像没了安放的位置。
英雄不吹过去的皮,但鲁菜过去的历史却真的影响巨大。当年北京餐饮业之巨擎,还要说“八大楼”,这些酒楼的师傅们大都来自山东胶东或济南。八大楼在北京经营,服务于达官显贵,名人巨贾,选料更加精细、做工更加精制,品位更加上乘。北京的鲁菜发端于山东,盛于山东其时胜景如洪钟大吕。
前日,受师哥屈浩先生指示,来新悦餐厅“鲁采”尝菜,甚感有当年鲁菜盛景。环境典雅,气象端庄。
菜品可圈可点甚多。最要称赞的当为选自南隍岛的两头鲍鲜鲍。鲍鱼红煨法,柔软如家庭手擀面。鲜鲍鱼能做到这样的程度,以为最上品。南隍岛位于黄渤海交汇处,是山东长岛32个岛屿之一,也是离山东大陆通航最远海岛,被称中国鲍鱼岛。整个岛只有200户人,却是山东首富村,鲍鱼、海带、海米、江瑶贝、海胆、虾夷都是自然生长。好鲍鱼定要好产地,此味不虚。
当然还有凉拌的鲜海参,也是口感鲜软,却无海腥味,是为鲁菜之杰作。山东菜最为好味是山东大葱。“鲁采”的山东煎饼极具山东形象。
《本草纲目》中称大葱为“菜伯”、“和事佬”、“鹿胎”等。其中的“和事佬”一称,指的是“中国菜的烹调之事,无论生食熟食,虽用量不多,但有其味则特佳。”全国海参之菜成大味者,为“葱烧海参”。没有山东大葱和山东人对葱味的理解,怕是难成其神采。宋代诗人陆游也曾写了诗一首赞誉大葱: “ 瓦盆麦饭伴邻节,黄菌青蒜放筋空,,一事尚非贫贱分,笔羹僧肺大官葱。” 要知道,陆游可不是山东人,都为大葱作诗爆灯了,将大葱“布之天下”的山东人那肯定是喜欢极了。1949年*去给斯大林祝寿两车皮中国特产,其中山东大葱就占了一车皮。
那天的好味还有胶州白菜烧大虾,虾红菜香。烟台的乌鱼花也叫小海兔。浙江人叫望潮。这是小海兔真小,像筷子头大小。
最后吃的阿胶酸奶,老板汪总讲的特别神采:这酸奶是用驴奶做的酸奶。驴奶非常稀缺,是动物界最接近人类母乳的乳制品。在国外,如果母乳不够的话,首选的替代品是驴奶,而不是牛奶。驴奶能提高人体免疫力,像做化疗的人,喝驴奶就不易掉头发。驴是挺神的动物,只生一胎,怀胎一般12-13个月,都是单胎。而且驴只吃粗饲料,不吃精饲料,也没法育肥。驴这一辈子不躺着,站着睡。从出生到死只站着,放松的时候就在地上打个滚,所以叫驴打滚。驴的免疫力也非常强,终身几乎不得病,说兽医给驴看病,那都是闻所未闻。如果驴厌食,就拿针或刀给它尾巴上放点血就好了。
成语老马识途,其实驴才识途呢,过去马拉车,是要拿鞭子赶着走,但驴车不用,你躺着睡觉,驴自己就回家了。最神奇的是,在漆黑夜晚,沟坎它都能跃过去,掉不到沟里,所以张果老倒骑驴,却不能倒骑马。还有,天上龙肉,地下驴肉,说是形容驴肉好吃。为什么这么讲呢,那个龙肉谁吃过,肯定没吃过。什么是龙呢,皇帝是龙,是真龙天子,坐龙椅穿龙袍,以前古代选皇帝,要选体格最旺盛的男人来继承王位。现在证明,驴肉当中还含有丰富的谬基因,谬基因是男性雄性激素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35岁以上男士要多吃驴肉,对维持体内雄性荷尔蒙有好处。
好有学问的一餐饭,有机会还要去听汪总讲。
对了,最后的炝锅面,我觉得全国第一。不吃遗憾。
附菜单:
鲁采 | 胶东开渔季
冷菜
沂蒙六味大煎饼
酸黄瓜拌海参
章丘鲍芹拌沙蛤
葱油白灵菇
位菜
驴胶黄精黑蒜汤
红煨南隍岛两头鲍
热菜
酱焖渤海湾野生大刀鱼
渤海湾大虾少胶州白菜
秋菠炒爬虾
孔府四宝豆腐
丝瓜烩贝丁
面食
海肠水饺
胶东炝锅面
甜点
阿胶酸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