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非遗手艺,绍兴非遗集市最新消息

首页 > 影视动漫 > 作者:YD1662023-11-22 08:28:06

绍兴是一座有着漫长历史的城市,在这漫长的时间里,绍兴诞生了许许多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文化遗产涵盖了非遗名录的十大门类。

下面我们来挑十个个耳熟能详的文化来了解一下。

1、越窑青瓷烧制技艺。

越窑青瓷烧制技艺归属于传统技艺类,是第三批国家级非遗名录,由绍兴上虞申报。

越窑青瓷始于汉,盛于唐。瓷器表面细腻光滑,颜色呈半透明色,看上去又像冰又像玉,造型丰富多样。唐代诗人陆龟蒙对越窑有“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的赞美。在古代,越窑青瓷远销世界,特别是唐代的蜜色瓷,更是精美。

2、绍兴黄酒酿制技艺

绍兴黄酒酿制技艺归属于传统技艺类,是第一批国家级非遗名录,由绍兴市申报。

关于绍兴黄酒,在前面的视频中已经有了详细的介绍,这里就不再赘述。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翻一下前面的视频。

3、水乡社戏

水乡社戏归属于民俗类,是第二批国家级非遗名录,由绍兴市申报。

社戏是将古老的祭祀活动、表演方式与戏曲相结合。南宋时期的社戏空前热闹,陆游写道“空巷看竞渡,倒社观戏场。”到了元明时期,一到重要的日子,人们聚集在一起,那简直是锣鼓喧天鞭炮齐鸣人山人海。

鲁迅先生在《社戏》一文中曾经描写了绍兴的社戏场景:大家撑着乌篷船聚集在河面上看戏,临河的空地上搭建一座戏台,台上的人物红红绿绿地动,有打仗翻筋斗的、有蛇精老虎精、有小丑老旦,有咿咿呀呀的丝竹声。鲁迅先生写道“模糊在远处的月夜中,和空间几乎分不出界限,我疑心画上见过的仙境,就在这里出现了”。

4、大禹祭典

大禹祭典属于民俗类,是第一批国家级非遗名录,由绍兴市申报

关于大禹祭典,在前面的视频中已经有了详细的介绍,这里就不再赘述。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翻一下前面的视频

5、越剧

越剧属于传统戏剧类,是第一批国家级非遗名录,由绍兴市申报

越剧是中国第二大剧种,起源于绍兴嵊州,流行于民国时期的上海。越剧以才子佳人的主题居多,词偏典雅、唱腔婉转、表演以抒情为主。

越剧起源于清嵊州一带的落地唱书,后面又有很多称呼,像绍兴戏班、女子文戏等等,这些曾用名都能直观反映越剧的特色。1925年,“越剧”一词首次出现在《申报》上。直到新中国成立后,正式更名叫越剧。

6、绍剧

绍剧属于传统戏剧类,是第二批国家级非遗名录,由绍兴市申报

绍剧原名叫做绍兴乱弹,唱腔高亢激越、音乐粗犷朴实、表演豪放洒脱文武兼备,起源于绍兴上虞,是浙江三大剧种之一,最著名的就是《孙悟空三打白骨精》,我们熟知的六小龄童的父亲六龄童就是绍剧猴戏的表演艺术家,也是《孙悟空三打白骨精》中孙悟空的扮演者。

7、绍兴莲花落

绍兴莲花落属于曲艺类,是第一批国家级非遗名录,由绍兴市申报

绍兴莲花落是一种以绍兴方言说唱长篇故事的艺术形式。最大的特点就是通俗易懂、风趣幽默。

绍兴莲花落的起源比较晚,是在清末时期,有个姓张的艺人在绍兴卖唱。那个时候没有固定的唱词和唱腔,就随性发挥,说一些吉祥话。直到民国初期,在融合了一些当地唱腔后,逐渐形成了一套独特的唱腔,词也从吉祥话变成了当地的一些小故事,后来又逐渐变成民间传说。

8、嵊州竹编

嵊州竹编属于民间美术,是第一批国家级非遗名录,由绍兴嵊州申报

嵊州竹编的制作工艺非常复杂,共有十多道工序,每道工序又分十多个步骤,编织技法更是超过了100种。

嵊州竹编起源于战国时期,人们用竹子破篾编制简单的日用品。到了汉代,竹编工艺开始精致起来。到了唐代,竹编的篮子等日用品开始登场。到了宋代,竹编工艺已经非常精致完善了。

9、梁祝传说

梁祝传说属于民间文学类,是第一批国家级非遗名录,由宁波、杭州、绍兴上虞、江苏宜兴、山东济宁、河南汝南联合申报

梁祝化蝶的传说可以说是家喻户晓无人不知了,是在世界范围内影响力最广泛的中国民间传说,被称作东方的《罗密欧与朱丽叶》。

绍兴上虞是传说中祝英台的故乡,梁祝的传说就是在东晋时期在这一带形成的,逐渐向外流传。

其实,除了我们所熟知的版本,梁祝还有一个听起来更真实的版本。据说梁祝本不是一个时代的人,只不过是梁山伯在为自己寻找墓葬的时候,恰巧就选在了祝英台的位置,祝英台在下、梁山伯在上。后人挖出二人的墓后,编纂了梁祝的故事。

但很多时候,我们更愿意相信那个听起来更美的故事。如果梁祝的合葬真的只是一个巧合,那么所有的浪漫都不复存在,这难道不是比有情人不能终成眷属的故事更悲伤吗。

10、西施传说

西施传说属于民间文学类,是第一批国家级非遗名录,由绍兴诸暨申报。

西施传说最早出现在《墨子》和《孟子》中,后来逐渐流传开来。在吴越战争时期,越王勾践将包括西施在内的诸多美女送给吴王夫差,希望吴王夫差能够沉迷于美色。在吴越战争中,西施扮演了间谍的角色,为勾践灭吴国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关于西施的传说大多围绕着西施的美貌和奉献展开,是越国地区人们对西施这种奉献精神的歌颂。与梁祝传说不同的是,西施传说内容并不单一,它以西施为中心,衍生出了一系列的人物传说、地名传说、民俗传说,可以说是包罗万象。

在这个视频中,我们揭开了传承之魅和文化之韵的神秘面纱。这些非遗项目是绍兴人民智慧的结晶,是历史与现代的交融,是艺术与传统的完美融合。它们不仅彰显了绍兴的独特魅力,更展示了中华文化的瑰宝。

让我们共同肩负起保护和传承非遗的责任,让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继续闪耀光芒,为后人传递智慧与美感。通过传承非遗,我们不仅保护了绍兴的文化基因,也让世界各地的人们能够领略到这些宝贵的艺术之美。

绍兴的非遗珍宝是一扇通向历史与艺术的窗户,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奇妙的世界,感受其中的情感、故事和灵魂。让我们珍爱非遗,让它们永远在绍兴的土地上绽放光彩,为我们带来无尽的惊喜和骄傲!

关于绍兴的非遗,你还知道哪些,可以在评论区告诉我哦。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